理论练兵强根基 政治学习显担当——嘉定法院“远潮”青训营政治素质培训纪实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9 13:44 1

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贯彻市高院和院党组关于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工作要求,努力实现“事更嘉、心更定”工作目标,嘉定法院精心打造“远潮”青年训练营作为优秀青年干警成长成才和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鼓舞青年以志存高远、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贯彻市高院和院党组关于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工作要求,努力实现“事更嘉、心更定”工作目标,嘉定法院精心打造“远潮”青年训练营作为优秀青年干警成长成才和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鼓舞青年以志存高远、勇立潮头的姿态砥砺青春担当,进一步充实“后备干部和优秀青年储备库”,并于即日起推出“远潮进行时”专栏,定期推送学习动态、调查研究、分享感悟等内容,共同见证嘉法青年在学思践悟中以蓬勃的青春力量践行初心使命,在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和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青年作为。

为深入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纪律作风建设成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8月21日晚,嘉定法院“远潮”青训营组织了一场特殊的“夜间课堂”——全员政治理论闭卷测试。这不仅是一次对前期学习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思想淬炼和一场激发内生动力的实践预演。

本次测试旨在引导青年干警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深钻”,跳出“舒适区”,直面“知识库”。试题内容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新时代政法工作的职责使命以及廉洁司法的纪律要求,着重考察青年干警对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理解深度和把握精度。

测试结束后,青年干警们反响热烈。大家普遍认为,这场测试像一面镜子,照见了理论素养的不足;也像一记响鼓,敲响了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青训营全体干警将以此为反思契机和学习新起点,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自觉将蕴含于党的创新理论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我院于8月26日下午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特邀上海市委党校政府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陈保中作专题辅导报告。院党组书记、院长毛译宇主持会议并讲话,青训营全体干警参加学习。

与会青年干警认真聆听陈教授所作报告,深入学习,深受启发。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审判执行主责主业紧密结合,持续更新司法理念,提升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能力水平,以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积极投身司法事业,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8月28日晚,嘉定法院“远潮”青训营迎来了一场思想与文字交织的盛宴——一场围绕经典与当代著作展开的读书分享会顺利举行。五位青年干警依次登台,从《共产党宣言》到《红楼小讲》,从高质量发展主题文章到《万古江河》,他们结合司法实践,畅谈阅读体会、共话时代使命。

王鑫

安亭人民法庭 法官助理

安亭法庭法官助理王鑫以真理之光与正义之衡为题,带领大家从审判工作视角重读了《共产党宣言》。《宣言》为身处司法实践一线的法院工作者提供了深刻的思想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启示我们,司法权力来源于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宣言》贯穿着科学的批判精神与革新性,启迪我们在恪守法治的前提下,勇于反思形式主义与机械司法,积极运用司法智慧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推动法律发展与司法体制的自我完善。每一项审判执行工作,无论是惩治犯罪、调节经济关系还是保障人权,都是在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迈向这一理想社会而贡献力量。它激励新时代法官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融入审判实践,成为既精通法律又洞察社会、既有法治信仰又有为民情怀的司法者。

罗宇驰

民事审判庭 法官助理

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罗宇驰分享了周汝昌先生的《红楼小讲》,并重点由此探讨如何借鉴“大家小书”系列的经验来做好普法宣传的内容创作。他认为普法宣传应当充分汲取其经验,推动内容从“精英化、条文式”向“大众化、故事化”转型,让法律知识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为构建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首先邀请“专家”创作:虽然无法作为大家,但在普法宣传时可以选择自己研究专场领域,更能举重若轻。第二坚持“小书”原则:内容精短,每篇控制在千字内,适合微信、短视频等碎片传播。第三注重通俗与趣味:效仿系列的亲切风格,用生活化语言解读法律,增强代入感。同时,配插图、导读,提升吸引力。最后注重系列化与多样性:构建普法“小书”丛书,每册聚焦一主题,定期更新,结合热点事件,形成持续影响力。

郝梦真

政治部 司法行政人员

政治部干警郝梦真分享的主题是从《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决裂”看新时代人民法院青年干警的时代使命。她认为“两个决裂”不是虚无的历史断裂,而是指向那些阻碍社会进步、违背人民利益的旧有秩序和落后观念。在人民法院工作中,这种“决裂”体现为与一切不合时宜的司法理念和工作方式的告别。《共产党宣言》教导我们的不仅是批判的勇气,更是建设的能力。“两个决裂”的精神在今天的法治建设中依然焕发着生机——它要求我们既要勇于打破阻碍公平正义的藩篱,又要善于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法治新秩序。当我们以法律为准绳调解社会矛盾时,当我们坚持程序正义办理每个案件时,我们已经在进行着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决裂”与建构。

刑事审判庭 法官助理

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葛维维分享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围绕“创新、协调、共享”三个关键词,结合法院工作,她谈了自己的体会。一是创新。法院积极探索审判机制和方法的创新,推进数字法院建设,实现案件智能化管理,运用数字监督机制和庭审记录改革,提升审判质效,保障公平正义。二是协调。法院需注重协调各方利益,不仅依法裁判,还要追求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三是共享。法治成果应惠及民众。法院通过信息共享、普法宣传、信访接待、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等,都体现“共享”温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共享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苏婷

嘉北人民法庭 法官

嘉北法庭法官苏婷分享的是著名史学家许倬云先生“中国文化三部曲”的著作《万古江河》。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深切感受到,《万古江河》中的 “百年蹒跚” 是中国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危机与挑战,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以及新中国的成立,则是化解危机、实现新生的关键所在。任何一场伟大的变革都需要时间与耐心,任何一种文明的重生都需要勇气与智慧。依然在续写着 “万古江河” 的故事,只是这一次,我们有更充足的底气,在历史的肩膀上,走得更稳、更远。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从这段交织的历史中汲取力量,铭记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继续奋勇前行,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平安嘉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