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师者・托举未来 —— 我眼中的邗江好老师 | 邗上实验幼儿园 鲍云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05:15 1

摘要:在运河之畔的邗江,每一位教师都是托举未来的力量。第41 个教师节如约而至,为呼应“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主题,展现邗江教师润心启智、守护成长的风采,凝聚家校社尊师重教的共识,特别推出“致敬师者・托举未来——我眼中的邗江好老师”专栏,从家长

在运河之畔的邗江,每一位教师都是托举未来的力量。第41 个教师节如约而至,为呼应“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主题,展现邗江教师润心启智、守护成长的风采,凝聚家校社尊师重教的共识,特别推出“致敬师者・托举未来——我眼中的邗江好老师”专栏,从家长、学生、搭档的视角,讲述教师在平凡教育工作中的暖心点滴,呈现他们乐教爱生、协同育人的动人模样,展现邗江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TEACHER'S DAY

是星光,亦点亮星光

送女儿入园的第一天,我攥着她汗津津的小手,在教室门口磨磨蹭蹭。三岁的孩子抱着我的腿哭成泪人,我红着眼眶回头时,撞见一张笑意温和的脸——那是鲍云老师,扎着简单的马尾,衣角上沾着点橡皮泥的痕迹,正半蹲在女儿面前,轻声说:“朵朵看,墙上的小兔子也在眨眼睛呢,它说想和勇敢的小朋友做朋友。”

那是两年前的初秋,也是我认识鲍老师的开始。如今女儿已经上大班,回望这两年的日子,这位有着十多年幼教经验的老师,早已不是“孩子王”那么简单。她像一座桥,一头连着懵懂的孩童,一头系着焦灼的家长;又像一束光,把教育的温暖,洒进了每个家庭的日常。

她的沟通,藏着“看见”的智慧

“鲍老师,朵朵今天在园里吃饭了吗?”“她午睡乖不乖?”“有没有和小朋友吵架?”女儿入园头半年,我每天的微信消息像连珠炮。起初总怕打扰,可鲍老师的回复,永远来得及时又具体。

她从不只说“挺好的”,而是带着细节:“朵朵今天吃了半碗青菜,说是妈妈教她‘多吃青菜长高高’,吃完还举着空碗给我看呢”;“午睡时翻了几次身,我拍着她后背哼了段《小星星》,就乖乖睡着了”;“上午和豆豆抢积木有点小情绪,后来两人一起搭了座‘城堡’,还互相说‘对不起’呢”。

有次我加班晚了,接女儿时已过五点。教室灯还亮着,鲍老师正陪女儿画水彩。见我来,她递过一张画:“朵朵说妈妈工作辛苦,画了朵向日葵给你,说‘妈妈像太阳一样厉害’。”那天回家路上,女儿突然说:“妈妈,鲍老师说你不是不陪我,是在给我赚买绘本的钱呢。”我鼻子一酸——原来我随口跟老师提过“加班愧疚”,她竟记在心里,还悄悄给孩子做了解释。

她的呵护,藏着“成长”的密码

在鲍老师班上,没有“你要听话”的命令,只有“我们试试看”的引导。女儿刚入园时挑食,一口青菜都不碰。我试过威逼利诱,效果甚微。鲍老师却有办法:她说“这是小兔子爱吃的魔法树叶”;让孩子们比赛“谁能当青菜小勇士”;还通过班级美食活动带领小朋友们制作了“蔬菜沙拉”,女儿竟主动吃了满满一盘。

“孩子不是不接受,是不接受‘被强迫’。”鲍老师说。她带孩子们种过向日葵,从埋种子到浇水,再到看着嫩芽破土,女儿每天回家都念叨“我的小苗今天又长高了”。有天暴雨,女儿急得直哭,怕小苗被淋坏。第二天一早,鲍老师告诉他们:老师在前一天看了天气预报,提前把阳台的窗户关上了,所以向日葵小苗一点事儿也没有,孩子们这才放心了。

去年秋天,班里有个叫小宇的男孩,因为妈妈工作调动转来幼儿园,总是低着头不说话。鲍老师没逼着他“打招呼”,而是让他当“图书管理员”,负责给小朋友发绘本。有次我去做家长助教,看见小宇踮着脚拿高处的书,鲍老师悄悄走过去,不是帮他拿,而是说:“小宇的胳膊真有力,要不要试试踩着小凳子?老师扶着你。”那天小宇不仅发完了书,还小声对每个小朋友说:“请拿好。”

鲍老师的“方法”,从来不是套路。她给淘气的孩子安排“值日生”,让他们在分发餐具中学会责任;给内向的孩子准备“故事角话筒”,让他们在小声讲述中找到自信;甚至连午睡起床,她都不催着穿衣服,而是放着轻快的音乐,说“看谁能跟着音乐节奏穿好袜子”。女儿曾跟我讲:“鲍老师的口袋里总有好东西,有给哭鼻子小朋友的贴纸,有帮我们擦鼻涕的小熊纸巾,还有装着‘悄悄话’的小信封。”鲍老师总是有很多办法让小朋友都喜欢她。

她的协同,藏着“共育”的温度

“教育不是老师的单打独斗,是家长和老师牵着孩子的手,一起往前走。”这是鲍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她从不把家长当“旁观者”,而是拉着我们一起,搭起家园共育的“脚手架”。

女儿小班和中班时,班里搞“家长助教活动”。鲍老师提前两周就在家长群发了信息:请医生家长来讲“保护牙齿”,请交警家长教“安全过马路”,请体育老师家长来教小朋友们踢足球,请家禽研究员家长带孩子们认识小鸡。我是做编辑的,被她邀请到班级讲“绘本里的秘密”。那天我紧张得手心冒汗,鲍老师特意帮我准备了道具,还在孩子们走神时,悄悄做个鬼脸把注意力拉回来。活动结束后,她笑着说:“你看,孩子们多喜欢听‘妈妈老师’讲故事,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呀。”

鲍老师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是家长的‘教育伙伴’。”她会把自己整理的“优秀绘本故事清单”分享给我们,会在家长会上推荐适合的亲子游戏,甚至会提醒我们“少看手机多陪孩子读绘本”。有次我在群里吐槽“辅导孩子刷牙像打仗”,她立刻发来一段小视频:是她和孩子们玩“牙齿保卫战”的游戏,用小牙刷给玩具熊“刷牙”,边刷边说“左刷刷,右刷刷,小牙齿不生病”。第二天,女儿就拿着牙刷说:“妈妈,我们玩鲍老师教的游戏吧。”

十几载坚守,是“爱”也是“责”

我突然明白,所谓“好老师”,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了滋养孩子的土壤。她用十几年的坚守告诉我们:教育的真谛,不过是把“耐心”藏进每个细节,把“责任”融进每次沟通,把“爱”种在孩子心里。

夕阳下的幼儿园门口放学点,鲍老师正挨个和孩子们挥手告别。朵朵跑向我时,手里攥着份小玩具,说是鲍老师奖励她“今天主动打招呼”的。望着鲍老师被孩子们围绕的身影,我忽然懂得,所谓好老师,不过是把别人眼中的平凡工作,做得滚烫而明亮,用日复一日的坚守,成为孩子们童年里最温暖的光。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