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父母托举的普通人,该怎么突破阶层?

360影视 2024-12-23 17:55 4

摘要:要么认知晚熟,一生浑浑噩噩成为父母的复制品;要么冲破规则,极度珍惜每一次出现的新风口,死命抓住后逆天改命。

要么认知晚熟,一生浑浑噩噩成为父母的复制品;要么冲破规则,极度珍惜每一次出现的新风口,死命抓住后逆天改命。

这个世界什么东西都讲究一个继承关系,你原生家庭的认知、父母的格局、为人处世的方式,都会潜移默化影响你的思维方式。

所以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现实中很多普通人一辈子都在走父母的老路,本质上生存模式是没变的。

一对工薪阶层父母,往往就是会天然地培养孩子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安稳度过一生。

一对做生意的父母,大概率会更倾向于培养孩子的财商意识,让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尝试了解商业,以便长大后可以依靠交易生存,而不是出卖体力。

家境越好的人,往往朋友越多,性格也更开朗大方,为人处世让人更舒服;而穷人家的孩子一般性格唯唯诺诺,沉默寡言,不懂人情世故。

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好像情商更低?

正常家庭里的孩子,是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穷人家庭里的孩子,那就跟地主里的奴仆差不多,如履薄冰。

穷人孩子不能拥有零花钱,不能拥有玩具,零食;这是你知道,但你以为只有这些吗?其实你不知道的还有:他们不能拥有快乐,不能拥有自信,不能拥有笑容。

一旦快乐、自信,就是对他们家长的背叛,就要被教训,就会被家长怒气冲冲的打断。他们的家长就是神经病一样的,看不得他们快乐、自信。

因为他们的家长就是在极端的控制和打压下长大,他们没有体验过家庭生活的幸福,也体会不到社会生活的快乐,他们也不允许自己的孩子高兴。

除非有一天孩子在社会上成功了,让他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他们才可能不敢打断孩子的开心。

社会是个大筛子,用认知筛掉蠢人,用资源筛掉穷人,用规则筛掉老实人。人到了中上层之后,社会筛选的重点发生了改变。中上层的社会如何筛选人呢?主要看三个因素:认知,资源,规则。中上层社会,用认知来筛掉蠢人。人的认知有高低。不管是底层、中层还是上层,都有低认知的蠢人。只不过在底层,底层大多数人,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或者简单智力劳动,比如工人、服务员、基层白领,对他们来说,并不需要多高的认知来完成工作。因此,即便底层有更多的低认知群体,但并不会造成什么问题。但是在中上层,人们普遍拥有更多的资源,承担更重要和复杂的工作,比如工程师,行业专家,政F或企业管理人员,这些职位对认知水平要求更高,社会影响更大。所以,对于中上层来说,低认知的蠢人是一种灾难,他的愚蠢会更突兀地暴露在公众面前。

上图照片的所在学校此举的初衷原本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但被传到网上后就变了味儿,成了学校对学生的区别对待。很多人开始对学校口诛笔伐:

从那么小的未成年人,就潜移默化“阶级”和“特权”的概念,真的好吗?

奖励第一就是间接歧视其他没得到第一的同学,要知道很多人是再努力也没法拿第一的,难道就不配吃一顿好饭吗?

用这种奖励一顿饭的方式来区分学霸与非学霸很羞辱人,连最基本的权利也要让分出个三六九等来?

骨子里就是把人分三六九等的,所以别再扯所有的学生都一样了。

难怪学校里有这么多跳楼的、抑郁的,压力真的很大啊!

眼看事态越闹越大,12月17日,学校赶紧发了一则《情况说明》,除了对学校设置“学霸就餐区”的说明,还道了歉,说此事反映出学校在落实素质教育工作中还有差距,对学生的激励方式思虑不周全,对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认识不足。现已整改取消。

让还未涉世的学生直面生活等级分明的划分场景,确实有点儿残酷。这让原本真的以为“人人平等”的孩子们,在学校醒目的“学霸就餐区”前发现,原来生活是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也是不平等的。于是他们开始刻板自己的位置,有了阶层的划分,从此“学霸”更“霸”,“学渣”更“渣”。

其实呢,社会一直在筛选,一直在分类,劳动节的时候,他有省级劳模,市级劳模,你反对了吗?

应试教育你推的翻吗?压力大,压力大不要读,年年那么多榜样,那么多奖项,本来就是个竞争的社会,你不竞争你就落后。

我们当时上学的时候考试完分座位按成绩排,成绩好的先挑,靠后的后挑,我感觉没问题。

你可以不让孩子受苦啊,可以自己圈养啊。

跟发一张奖状有何区别?别上纲上线!

985高校的饭菜比一般专科好,华为的饭堂菜品比很多企业的好。小食堂的饭菜比大食堂好,因为小食堂是管理者吃的,大食堂是被管者吃的。现在先让你知道努力的重要性,等你以后知道了就晚了。

把学习好的奖学金取消了吧。奖励学习好的都奖励这么多年了,怎么也错了?

翻身就得靠狠。

你没有父母托举,那就至少要狠下心不受父母影响,去重构自己的世界观,去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过度听父母的话,可能最终的结果就是活成他们的样子。

所以不破不立,小地方容不下你,你就得走出去,家里靠不上,你就得断穷根。

人生清醒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底牌,知晓自己有什么筹码,接着不乐观不悲观,而是保持达观,去冷静对待每一次命运里出现的机会。

一个残酷的真相就是:这个世界并没有给普通人留下多少坑位,有利可图的位置,基本都被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占据了。

所以当实体经济被老一辈牢牢把控在手里时,年轻人只能去干彼时有钱人都看不上的电商,只是没成想后来电商爆发出巨大的势能,让一大批普通人改了命。

同样的,短视频兴起时很多有钱人都认为抛头露面很丢人,但出身草莽的普通人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所以拼命在网上吆喝,做别人认为不堪的事情,最终才成功积累了第一桶金。

很多时候世界的真相是反着的,富人不乱来,一辈子是富人,穷人不乱来,一辈子是穷人。

所以规则的出现,就是上位者防止下位者乱来所设置的束缚,你不破,则不立。

去做一个无视情绪、能看透社会运行真相的人吧,不抱怨,也不自怜。

你就算出身草莽、无人托举,想往前走一步也是有机会的,就看你的决心、认知与魄力。

底层父母不会教给孩子的人情世故。

1.和任何人打电话时别躺着,不然对方可能会以为你在和床“煲电话粥”。

2. 不论对谁,“谢谢”二字常挂嘴边,总有好处。

3. 去别人家做客,千万别空手去。

4. 求人办事,姿态要放低。

5. 领导发火时,千万别“火上浇油”,保持冷静,等“火势”小了再“灭火”。

6. 别老是和那两三个同事“腻歪”,多和不同的人聊聊天,说不定能挖到不少“宝藏”。

7. 别人请你,你不要带其他人去赴宴。

8. 别一有事就“呼唤”别人,能自己先解决的就自己解决。

9. 借钱容易还钱难,所以千万别借钱给“大爷”!

10. 聚会时多听少说,不要主动谈及自己的家庭。

11. 同事之间,别“掏心掏肺”,保持适度距离。

12. 说话留点余地,别说得太满,不然得打自己“嘴巴子”。

13. 别做“老好人”,要有自己的底线。

14. 别在失意人前谈得意。

15. 道歉要快,诚意要足,别让人等太久。

16. 说话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17. 别做“墙头草”,要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18. 别在朋友圈“炫富”,免得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19. 聚会时做“绿叶”,让主角光芒四射。

20. 赞美要“私人定制”,让人感受到你的用心。

21. 当他人有所改变时,及时给予赞美,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注。

22. 保持微笑和礼貌,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23. 保持口德,不轻易揭露他人的短处,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2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习惯,学会尊重并包容这些差异。

25. 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激,铭记在心,及时回报。

26. 自嘲是一种智慧,能展现你的自信和豁达,化解尴尬。

27. 用幽默感化解紧张气氛,让相处更加轻松愉快。

28. 不要在他人受伤时雪上加霜,避免二次伤害。

29. 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不随意干涉他人的生活。

30.工资一万,对家里人说7000,对外人说5000,没人希望你比他自己过得好。

最近这些年,“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考研名师”张雪峰,直言家里没有对应关系的,不要报考相关专业,仅凭一人之力,撼动了绝大部分国内大学的招生计划。

但即使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你仍然不能否认,高考,依然是寒门学子最有希望跨跃龙门的一个渠道。

所以,没有父母托举的普通家庭高中生们,要么浑浑噩噩成为父母的复制品,要么狠下心来逼自己逆天改命吧!

家里要是从商从政,一定要听父母的;家里要是从工从农,一定要远离父母的认知。

家里要是从商从政,选科和专业随便选,因为爸妈有后路。

家里要是从工从农,普通家庭,选科和专业一定要谨慎,因为考高分却供不起才是悲剧。

如果你是普通家庭,不想被高中选科和专业的留言糊弄,导致孩子等到考完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那我想给你说,三大普通家庭不要碰的专业和选科方向。

很多人就是,选了错误的方向,轻则埋怨父母,重则自暴自弃。

第一个,选物化生然后冲着医学走。

读医学当医生真的没有那么简单了,至少要上一个有附属医院的重本。

五年本科本来就比别的专业多一年了,还有硕士三年,已经二十六岁了。

而且很多医学生都会再读个博士,那就再加四五年。

那所有的读完终于进去医院了,结果也没有工资或者拿很少的补贴,因为还要规培几年,供孩子读到三十岁。

我说实话真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的,也不要想着我先让孩子去读,到大学他自己想办法。

强调一下,物化生可以不学医,但是里面大量孩子,都是奔着医学去的学霸。

所以你孩子很可能在赋分里面,被挤着往下掉。

第二个,除了会计财政以外的商科,普通家庭不要碰。

如果报政史地政史生,走工商管理人力资源这种水商科,说实话要不就得出国,要不就得回家。

前几天和一个工商管理的朋友聊天,聊到了未来规划。他说毕业想创业,我说哇塞那你本科,要做什么准备。他笑了笑,回了我五个字:“创家里的业。”

那像金融财管这些,听起来很赚钱能找到工作的商科,大部分都得读研究生。

那么国内顶尖的金融研究专硕,像复旦交大财大,都是二三十万一年,而且还有各种随随便便好几万的考证要求。

第三个,科研也就是大学老师。

你们不要觉得大学老师那么简单,现在国内211985的大学老师,很多要求海外硕士或者国内博士,而且要求大量科研成果,也要读到二十八三十岁。

就算可怜巴巴终于进去高校了,还给你来个考核期,时间到了,非升即走,不是什么进去了就稳定的事情。

如果家庭没底气去耗,我建议尽量不要。

那普通孩子到底怎么走,记住,一本就选物化走老工科,211、985选物化走新工科,211、985选文科走选调或者法学。

文章很长,希望你转发收藏,身边有高中孩子都看看。

来源:高考资讯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