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小米生涯终结,“爆料大王”王腾被辞退,明星经理人沦为泄密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9 13:40 1

摘要:而就在几小时前,小米集团内部通报震惊了整个科技圈——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因“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及“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被辞退。这位曾经的“爆料大王”,微博认证已经消失,快手账号被封,抖音设为私密。

9月8日深夜,王腾发了一条微博:“接受该有的代价。”

而就在几小时前,小米集团内部通报震惊了整个科技圈——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因“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及“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被辞退。这位曾经的“爆料大王”,微博认证已经消失,快手账号被封,抖音设为私密。

一个在小米工作9年、从基层一路晋升到高管的明星员工,怎么就突然栽了?

小米内部通报里有三个词特别扎眼:“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

这不是小米第一次强调保密制度。早在2019年,雷军就在内部会议上说过:“商业机密是公司的生命线,谁碰谁死。”当时很多人觉得老板在吓唬人,现在看来,是真的。

翻开《网络安全法》第76条,商业秘密的定义清清楚楚: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违反保密协议泄露商业秘密,轻则赔偿损失,重则承担刑事责任。

华为的保密制度在业内出了名的严。一位前华为员工告诉我:“入职第一天就要签保密协议,离职后竞业限制2年,补偿金按月发。有同事因为在朋友圈晒了张办公室照片,背景里有白板上的产品规划,直接被开除。”

腾讯更狠。2021年,腾讯某游戏部门员工因为在知乎上匿名爆料新游戏细节,被公司通过技术手段锁定身份,不仅丢了工作,还赔了200万。

说白了,在互联网大厂,“爆料”和“泄密”之间,就隔着一层窗户纸。

2015年,王腾加入小米,最开始只是产品部的一个普通员工。

那时候的小米正处于第一次低谷期,销量下滑,口碑滑坡。王腾负责的第一个项目是红米Note 3,这款手机后来卖了2000万台,成为小米翻身的关键产品。

2019年,Redmi品牌独立,王腾成为品牌总经理。这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一位曾经的同事回忆:“老王特别能熬,经常凌晨两三点还在群里讨论产品细节。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说,微博上经常怼友商,粉丝特别喜欢他这种真性情。”

数据不会说谎。王腾负责Redmi期间,K系列累计销量突破1亿台,Note系列成为千元机标杆。2022年,他升任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成为小米最年轻的高管之一。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王腾在微博上有个外号——“爆料大王”。

翻翻他的微博历史,各种新品信息、技术参数、发布时间,经常比官方还早。粉丝们把他当成“内部消息源”,每次爆料都能上热搜。

问题是,这些“爆料”到底算不算泄密?

一位接近小米的人士透露:“公司内部其实一直有争议。有人觉得这是营销手段,能制造话题;有人觉得这是在打擦边球,迟早要出事。”

今年6月,王腾在直播中透露了一款未发布手机的具体配置,包括处理器型号、内存规格、相机参数。当时就有同行在私下议论:“这也太详细了吧,不怕被竞争对手提前应对?”

果然,两个月后,锤子落下。

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互联网公司高管说了句大实话:“在大厂做高管,你首先是公司的人,其次才是你自己。

这话听着别扭,但确实是现实。

看看那些互联网大佬:马化腾几乎不发朋友圈,张一鸣退出了所有社交媒体,即便是爱发微博的雷军,也很少透露具体产品信息。

为什么?因为位置越高,嘴越要严。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都属于侵犯商业秘密。

一位律师朋友算了笔账:“如果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民事赔偿金额可以是违法所得的1到5倍。如果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还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最高可判7年。”

王腾说“接受该有的代价”,这个代价,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这件事最让人唏嘘的,是王腾从“功臣”到“罪人”的反转。

9年时间,从普通员工到高管,从幕后到台前,从默默无闻到粉丝百万。这样的职场逆袭故事,本该是励志典范。

但职场不是秀场,公司利益永远大于个人品牌。

一位在字节跳动工作的朋友说:“我们入职培训第一课就是保密教育。公司明确规定,未经批准不得对外发布任何公司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技术、运营数据等。违反者直接开除,没有商量余地。”

这不是字节一家的规定。阿里、腾讯、百度、美团,所有大厂都有类似条款。

道理很简单:商业竞争如此激烈,一个数据、一个参数,都可能成为对手的武器。

王腾的微博认证没了,快手封了,抖音也设为私密。曾经的“爆料大王”,一夜之间在互联网上“消失”。这个代价,不可谓不惨重。

但更惨重的,可能是整个职业生涯的断崖式下跌。在这个圈子里,“泄密者”的标签一旦贴上,几乎不可能撕下来。

所以,当你在职场上春风得意的时候,别忘了脚下的红线。

有些话,真的不能说。有些料,真的不能爆。

职场诚信的边界,就是公司利益的底线。这条线,碰不得。

来源:财经保探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