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久别重逢”四个字,被何卿一句“long long long time no see”喊得比柠檬汽还冒泡。
“久别重逢”四个字,被何卿一句“long long long time no see”喊得比柠檬汽还冒泡。
照片里俩人同款黑框眼镜,一人一杯冰柠檬,头发被空调吹得乱飞,笑得跟刚考完试的高中生似的。
谁还记得她们上一次同框,是2023主持人大赛后台,一个拿银奖,一个冲进半决赛,都憋着劲儿等命运开奖。
开奖结果挺戏剧:刘心悦直接杀进央视三套,春晚秋晚连轴转;何卿回东方卫视守早班,《看东方》每天六点把上海的天聊亮。
两条路,一个向北一个向南,却都没跑出“央视系”这个大圈子。
网友调侃:这不是分岔,是螺旋上升,早晚还得撞见。
撞见那天,后台空调坏了,化妆间热得像蒸笼。
刘心悦拎着两杯冰柠檬冲进来,第一句话不是“想死你了”,而是“快喝,化了算你的”。
何卿边吸柠檬边翻白眼:“央视伙食这么好?
脸都圆了。
”塑料互怼一秒破功,俩人笑得比镜头里还夸张。
工作人员偷拍的照片糊到没边,却挡不住那股“老娘终于下班”的松弛感。
松弛感背后,是暗戳戳的卷。
刘心悦在央视三套一年连轴主持七场大型直播,台里给她的评语是“零失误”;何卿在东方卫视把早新闻做出深夜脱口秀效果,收视曲线一路爬坡。
一个练稳,一个练活,风格南辕北辙,却都在偷偷学对方:刘心悦开始尝试即兴互动,何卿则把提词器字数砍半练脱稿。
闺蜜群里深夜互甩视频链接,配文永远是“快看,我又偷师了”。
更妙的是第三人——冯琳。2023大赛铜奖得主,2024直接空降东方卫视,跨年晚会一袭红裙开口三秒弹幕刷屏:“这姐好稳”。
她和何卿从同事变室友,半夜点外卖被狗仔拍到,标题写成“东方卫视新CP”。
冯琳听说后笑得直拍桌子:“嗑我可以,先把我P成一米七。
”
三个姑娘,一台戏。
大赛时是对手,台下是室友,镜头前是同事,镜头后是彼此的备忘录。
刘心悦第一次上春晚紧张到胃抽筋,何卿微信甩来一段语音:“把观众当西瓜,绿的红的随便看。
”冯琳首秀前夜失眠,刘心悦直接视频通话教她数羊:“一只何卿两只何卿三只何卿……”损归损,管用。
网友最爱问:央视和卫视到底差在哪?
何卿在评论区亲自回复:“差在食堂的包子馅,央视是虾仁玉米,我们是酱肉粉丝。
”刘心悦秒回:“胡说,明明是你们包子皮更软。
”冯琳补刀:“别吵了,我减肥,都不吃。
”官方号悄悄点赞,网友笑疯:原来顶级主持人的日常,也是抢包子。
抢包子之外,她们抢的是机会。
央视需要新鲜血液,卫视需要破圈流量,主持人大赛成了双向奔赴的入口。
刘心悦的银奖杯现在摆在央视三套茶水间,旁边贴着便利贴:“别摸,摸了得请全组喝奶茶。
”何卿的半决赛证书被冯琳拿去垫外卖盒,理由是“纸质好,防油”。
看似不正经,实则都懂:奖杯是过去,下一期节目才是未来。
未来什么样?
刘心悦说想试户外综艺,何卿惦记脱口秀专场,冯琳盯上了纪录片配音。
三人约法三章:谁先破圈,谁请吃火锅,锅底必须重麻重辣,谁怂谁买单。
网友已经在弹幕预定:“火锅局记得直播,我们众筹锅底。
”
说到底,观众爱看她们,不只是业务能力。
是那股“我站得够高,但还记得抢包子”的鲜活劲。
是大赛后各奔东西,却能在后台碰杯冰柠檬的松弛感。
是明明在顶峰相见,却偏要互怼“你脸圆了”的烟火气。
主持人不是神坛上的瓷娃娃,是会紧张会失眠会抢包子的真人。
所以下次换台时别急着走,停三秒看看她们谁又在偷师谁。
毕竟柠檬会化,包子会凉,但三个姑娘的下一声“long time no see”,永远值得期待。
来源:仙人掌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