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叔在非洲自学种菜:在家时没让我干过农活,在外想念家乡味自建30亩农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13:54 1

摘要:清晨,在非洲坦桑尼亚的一片农田里,种植着小白菜、豆角、西红柿、萝卜、黄瓜等各式蔬菜,和当地人一同翻土、播种和施肥的,还有来自中国的老周。

清晨,在非洲坦桑尼亚的一片农田里,种植着小白菜、豆角、西红柿、萝卜、黄瓜等各式蔬菜,和当地人一同翻土、播种和施肥的,还有来自中国的老周。

老周在非洲的农场上翻地。图/受访者提供

老周是湖北天门人,称1991年自己17岁时,便独自前往广东打工,于2016年来到非洲转型创办鞋厂,主要从事销售和批发业务。为了和家人团聚,有时候一年要回国六趟。

作为在湖北天门长大的家中老幺,老周其实从未真正种过地。“家里人没让我干过农活,更别提种菜了。”

在非洲,老周时常也会想念中国菜的味道。为此,他在当地自建30亩农场,并雇佣了二十多名当地人在田间帮忙。老周起初完全没有种菜经验,专门通过视频平台自学种植技术,然后再传授给农场的工人。

当地人在田间帮忙。图/受访者提供

现在最让老周感到自豪的,是和当地员工一起学会了种植蔬菜。老周说,他经常要在现场,手把手教员工如何施肥、播种、育苗和除草。有时,他还会操作履带式旋耕机翻整土地。

他表示,自己身为湖北人,骨子里似乎自带“种植基因”,简单学习后便掌握了关键技术。“我教他们种菜,他们教我语言。”

老周的农场。图/受访者提供

老周告诉九派新闻记者,当地人主要种植土豆和红薯,饮食习惯与中国大不相同。

蔬菜大部分都会销往当地的中国超市,“辣椒卖四五块一斤,豆角每斤卖3元,大葱能卖到15元一斤。”他介绍,购买者主要是当地华人,往往供不应求。

农场自产的辣椒。图/受访者提供

老周还提到,自己加入了当地的湖北商会,结识了许多同在坦桑尼亚的湖北老乡。乡亲之间不仅能在困难时互相扶持,也常有机会相聚,一同吃饭钓鱼。

“最初开农场就是为了好玩!”老周说,用在农场种的菜和养的鸡招待朋友,大家一同吃饭畅饮,尽兴而归,这正是自己开办农场的初衷。

来源:红星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