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新的一项临床研究,刊登在《营养、代谢与心血管疾病》杂志(Nutrition,Metabolism&CardiovascularDiseases)上,研究人员追踪了超过4000名中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血管健康状况。
一大早,吃顿热乎乎的早餐,本来是为了给身体加油打气。但近些年的一些研究却发现,早餐吃得不对,可能真会慢慢让血管“变硬”。
这个“硬”不是说血管真的变成石头,而是血管失去了原有的弹性,就像本来柔软的橡皮管,变成了又脆又硬的塑料管,时间一长,麻烦就来了。
血管失去弹性,会让血压上不来下不去,心脏也得多费劲才能把血液送到全身。时间一久,不只是血压高的问题,还可能影响大脑、眼睛、肾脏……
这些都和我们每天早上的那一口口食物脱不了关系。很多人觉得早餐随便吃点就行,方便、管饱就好,其实这正是问题的根源。
最新的一项临床研究,刊登在《营养、代谢与心血管疾病》杂志(Nutrition,Metabolism&CardiovascularDiseases)上,研究人员追踪了超过4000名中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血管健康状况。
发现那些早餐中高糖、高脂肪、低纤维的人,血管硬化的风险比早餐吃得清淡、均衡的人高出近30%。这个数据不吓人,但很扎心,尤其是对那些常年靠加工类早餐果腹的人来说。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醒,有几种早餐,真得考虑从餐桌上“请出去”了。
第一种是油炸类食品,像油条、炸糕、煎饼果子里加的炸脆饼,这些东西香是香,但里面的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都不少。它们进到身体里,不但让血脂升高,还容易让血管内膜受损,久而久之,血管壁就开始变厚变硬。
第二种是高糖面包、蛋糕、甜早餐饮料。别看早上一杯奶茶配个奶油面包挺有仪式感的,但这些东西的含糖量惊人。
糖一多,胰岛素分泌也跟着上来,高胰岛素状态久了,不仅容易让人发胖,还会慢慢让血管失去弹性。更糟的是,糖分代谢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叫“糖基化终产物”的物质,这东西会“粘”在血管壁上,就像锅底的陈年污垢,越积越厚。
第三种是火腿肠、香肠、午餐肉等加工肉类。这些虽然省事又美味,但里面含有不少亚硝酸盐、防腐剂,还有过高的钠。
钠摄入多了,血压升得快,血管压力大,自然更容易“老化”。而且加工肉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而肠道菌群的紊乱也会通过各种机制影响心血管健康,这在《欧洲心脏杂志》上也有过明确的研究报道。
光说不能吃的没意思,重要的是我们得知道为啥这些早餐会让血管变硬。从营养学角度讲,早餐是调节全天血糖、脂肪代谢的“开关”。
一旦这个开关被错误地打开,比如吃了太多精制碳水、过多脂肪,身体就会进入一种“高负荷”的代谢状态。这种状态如果天天来一次,血管就像天天被拉扯的橡皮筋,早晚会失去弹性。
有人可能会说,那我不吃早餐,是不是就没这个问题了?其实不吃早餐的问题可能更大。
空腹时间一长,血糖突然下降,身体会释放更多的应激激素,比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会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血管也是一种刺激。长期不吃早餐的人,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反而更高,这在国内外的多项流行病学研究里都有提到。
那早餐到底怎么吃才不让血管硬?其实也不难。有研究发现,早餐中如果含有足够的膳食纤维,比如燕麦、杂粮粥、豆类制品,可以帮助降低“坏胆固醇”,减少血管内的沉积物。
而富含天然抗氧化物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坚果、绿叶菜,也能减轻血管内膜的慢性炎症,延缓血管老化。
说得通俗点,早餐就像给身体点一盏灯,点得对,一整天都顺;点错了,就像点了个烟头,冒烟还呛人。
特别是中年以后,血管不像年轻时那样弹性十足,更要注重早餐的质量。有些人早上吃得重油重盐,结果上午一直口渴、心跳快,甚至头晕,这些其实都是血管在“抗议”。
除了吃的内容,吃的时间也重要。越早吃早餐,对血管越友好。清晨的胰岛素敏感性最高,这时候吃点健康的主食、蛋白质,既能控制血糖波动,也不会让胰岛素飙升。
如果拖到上午10点以后才吃,身体已经进入“饥饿焦虑模式”,不但吃得更多,还容易让血糖上上下下波动,血管受到的压力就更大。
现在很多人早上图省事,一杯咖啡加一个面包就出门,其实这远远不够。就像你开车上高速,油箱只加了一点点油,发动机还没热,车子就开始跑,时间一长,损耗很大。
早餐除了要吃饱,还要吃“对”。蛋白质、复合碳水、健康脂肪和膳食纤维,缺一不可。
还有一点很容易被忽略,就是早餐吃得太急,边走边吃、边看手机边吃,这些都可能影响消化吸收。消化不好,营养吸收不到位,身体的代谢也会乱套。慢慢吃、认真吃早餐,其实也是在保护血管。
现在,关于早餐和血管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多。2023年,一项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发现,那些早餐中摄入足够植物蛋白的人。
比如吃豆浆、豆腐、坚果的人,动脉硬化指数显著低于以动物脂肪为主的人群。这说明,不仅是吃什么,更是吃的“结构”也很重要。
不少医生也提醒,中老年人早餐要少精细多粗粮。像全麦面包、杂粮粥、红薯、玉米,这些食物升糖慢,对胰岛素的刺激小,更能保护血管弹性。
搭配一些优质蛋白,比如鸡蛋、豆制品,再加点时令蔬菜或者水果,就是一顿对血管友好的早餐。
如果已经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问题的人,更要注意早餐的质量。有时候,不是药不管用,而是每天早上的那顿饭在“拖后腿”。早餐吃得对了,药效也许会更好,身体负担也会轻一些。
吃早餐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需要点耐心和心思。它不是一顿随便的饭,而是每天给身体开的第一张“处方”。
选对了食物,就是在给血管减压;选错了,也许就是在给未来的健康埋雷。那些让血管变硬的早餐,咱们还是尽早撤下餐桌吧。
参考文献:
[1]李晓春,王海英,刘志强.早餐模式与动脉硬化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4,16(03):257-261.
[2]赵文斌,胡悦,陈建中.加工肉制品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关系的系统评价[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57(08):765-769.
[3]王婷婷,张莉,刘娜,等.糖基化终产物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5,29(02):150-154.
来源:岐黄养生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