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5时,天还未亮,青岛恒星老年公寓失能护理区已亮起微光。23岁的养老护理员王梦娇轻手轻脚地开始查房,她先给每位老人喂上温水,接着更换尿不湿、清洗臀部、协助穿衣。几个房间来回穿梭,她动作麻利、步伐轻快。
王梦娇协助老人下床
张芳洁带着老人唱歌
清晨5时,天还未亮,青岛恒星老年公寓失能护理区已亮起微光。23岁的养老护理员王梦娇轻手轻脚地开始查房,她先给每位老人喂上温水,接着更换尿不湿、清洗臀部、协助穿衣。几个房间来回穿梭,她动作麻利、步伐轻快。
同一时刻,在十几公里外的太保家园·青岛国际康养社区乐忆家认知症专区,另一位23岁的姑娘张芳洁也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作为养老照护班长,她不仅要照顾失智老人的日常起居,还要协调整个楼层的工作,安排好一天的活动和照护计划。
两位同为23岁的年轻人,选择了养老护理作为自己的职业。在很多人看来,这个选择似乎与她们的年龄不太相称,但她们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另一番模样。
选择:从最初的“试试看”,到后来的“放不下”
“高考填志愿时,我第一眼看到‘智慧养老服务’专业就觉得有眼缘。”毕业于恒星科技学院的王梦娇回忆起当初的选择,眼神里满是笃定,“一位老师说未来养老服务发展前景不错,我想要不就报考这个,去看看到底干啥。”
在学校,王梦娇系统学习了老年护理、康复训练等专业知识。但真正面对失能老人时,心理落差还是超出了预期。“给老人处理大小便,可能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一开始确实不太能接受。”王梦娇坦言。“后来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老到需要照顾的时候,把他们当成家里的长辈、当成小孩子,就没那么难了。”
张芳洁也经历了类似的心路历程。“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上学时,我学的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为未来会侧重活动策划,没想到要从最基础的洗漱、喂饭做起。”张芳洁说,刚入职那几天,她每天下班都要给妈妈打电话“诉苦”。
改变发生在入职后的第二周。那天她照顾的失智老人王宁突然情绪失控,哭闹着要找“妈妈”。张芳洁想起课堂上学过的“音乐疗法”,她赶紧拿出手机,找到老人平时最爱听的那首《小白杨》,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带着老人唱了起来:“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没想到,唱起歌来老人的情绪真的渐渐平复,还拉着她的手断断续续讲了一些当兵的事。
“那天晚上,我看着爷爷睡着时安稳的样子,突然就明白了,不管是活动策划还是基础护理,能让老人开心、安心,就是有价值的。”张芳洁说。
温情:一个鹅蛋、两块蛋糕,饱含老人的肯定
从早上5时到7时,是王梦娇一天中最忙碌的时段。她要协助七八位失能老人完成起床、洗漱、餐前准备,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张芳洁的工作里则多了些“科技感”和“巧思”。这里住着15位失智老人,他们有的会突然情绪暴怒,有的刚说过的事转头就忘。为了帮老人保持能力,专区配了一台“日常生活作业智能训练系统”,老人可以在上面模拟挤牙膏、开关门等日常动作,既能锻炼肢体灵活度,还能唤醒记忆。
比起专业的护理技巧,老人们藏在细节里的“惦记”,让两位姑娘觉得这份工作“很有价值”。
王梦娇记得,89岁的姜成过生日时,公寓给他发了一个大鹅蛋。“那天我不值班,家属跟我说,爷爷拿到鹅蛋后,装在口袋里带回了房间,晚上睡觉都放在床头。第二天我上班的时候,爷爷神神秘秘地把我叫到跟前,把藏起来的鹅蛋给了我。”说到这里,王梦娇的眼睛微微泛红,“其实鹅蛋也不是多贵重的东西,但老人把他觉得最好的东西留给我,那种心意比什么都珍贵。”
张芳洁的衣服上总挂着些小巧的动物挂件,都是她特意挑的。“有些老人对这些小物件感兴趣,看到哪个喜欢,我就摘下来送给他们。”最让张芳洁感动的是,老人们总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意。有一次,90岁的王梅到楼下参加集体生日会,老人特意多要了两块蛋糕,结束的时候,她把蛋糕放在助行器中间那块木板上,蹒跚着带回专区给芳洁吃。“看着奶奶带着蛋糕小心翼翼走路的样子,我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张芳洁说。
成长:青春在奉献中闪光,人生在奋斗中升华
工作强度大是养老护理行业的普遍现象。王梦娇每天从早上5时开始工作,要协助七八位失能老人完成餐前准备,跟时间赛跑。“比刚来的时候瘦了将近30斤,就当减肥了。”她笑着说。
但这份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让她们坚持下来。“我也可以找份文员的工作,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按部就班上下班。”王梦娇说,“但在这儿不一样,老人拉着我的手说‘小王好’,家属跟我说‘把老人交给你我们放心’,那种被需要、被认可的感觉,是其他工作给不了的。”
恒星老年公寓副院长孙云香提起王梦娇,满是认可:“这小姑娘做事不急不躁,思维应变能力强,不管是难缠的老人还是复杂的情况,她都能处理得当,老人们都特别喜欢她。”
张芳洁也在岗位上快速成长。作为班长,她不仅要照顾老人,还要协调楼层事务、关注同事的工作和心理状态。“我们这儿最小的照护师21岁,最大的50岁,虽然我工作经验不如大姐们丰富,但我会把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分享给大家。”张芳洁说,太保家园每月都会组织培训,精神科专家、心理专家会定期来指导,“每次培训我都认真记笔记,学到的技巧能更好地帮助老人。”
政策支持力度大,年轻护理员“有奔头”
两位姑娘的选择,也赶上了养老事业发展的好时机。据了解,青岛市为养老护理人员提供了多项补贴政策,入职奖励、岗位津贴、职业技能等级奖励等,为养老护理员队伍注入了“强心剂”。
具体来看,根据不同学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入职奖励分为三类:本科以上奖补40000元,大专奖补30000元,中专奖补20000元。对养老护理人员,按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分别给予每人每月100元、120元、140元、160元、200元的岗位津贴。取得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的养老护理员,按规定分别给予3000元、4000元、5000元的奖励。这些政策支持让像王梦娇和张芳洁这样的年轻护理员更加安心工作,也提供了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养老护理行业,我觉得特别开心。”王梦娇说,她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了解养老护理工作,“这不是一份‘伺候人’的工作,而是一份能给老人带来温暖和尊严的工作。”张芳洁则计划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我想考更高级别的护理证书,用更专业的知识照顾老人,让他们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文中老人姓名均为化名)
来源:青岛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