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法院联动协作推动醉驾案件量下降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14:34 1

摘要:近年来,中宁县人民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通过创新治理模式、强化联动协作、深化普法宣传等举措,推动醉酒驾驶等危险驾驶案件数量持续下降,为县域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2025年以来,受理案件同比减少26%,醉驾案件调撤率提升至65

近年来,中宁县人民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通过创新治理模式、强化联动协作、深化普法宣传等举措,推动醉酒驾驶等危险驾驶案件数量持续下降,为县域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2025年以来,受理案件同比减少26%,醉驾案件调撤率提升至65%,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源头预防:构建“立体化”法治宣传网络

紧扣“教育在先、预防为主”原则,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普法矩阵。以全国交通安全日等为契机,组织干警深入学校、广场、社区开展“交通安全系万家”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50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针对暑期学生交通安全问题,推送《凋零的花季》等警示教育片,覆盖师生及家长2万余人次,以血泪案例筑牢暑期安全防线。创新“庭审直播+案例解读”模式,通过法院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典型醉驾案件,目前阅读量超过1.2万人次,形成“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应。

精准治理:打造“沉浸式”警示教育场景

一直以来,中宁县法院将庭审现场转化为法治课堂,建立“邀请旁听+常态警示”机制。针对驾校学员、“两客一危”司机、外卖骑手等高风险群体,定制“精准滴灌式”普法方案。联合中宁县人民检察院、交通队、交通局出台《中宁县驾驶员、驾校学员案件旁听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巡回审判+现场教学”机制,近三年累计在中宁县执法办案中心、车管所等开展巡回审理、邀请到院旁听共计15场次,组织驾校学员、运输企业驾驶员等群体旁听庭审5000余人次,通过“看得见的法律”体验庭审,直观展现交通犯罪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

高效审判:创新“全流程”案件治理体系

针对醉驾案件特点,法院深化快立案、快审理、快结案,严证据审查、严程序规范、严量刑尺度“三快三严”审判机制,在立案阶段通过智能系统自动识别速裁适用案件。推行“清晨送达+午间开庭+当日结案”流水线作业,对致人重伤、死亡的重大交通肇事案件,推行“当日立案+民事调解+判后答疑”模式,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压缩至18天。2025年速裁案件占比达30%,平均审理周期压缩至1天,较传统程序提速200%,当庭宣判率保持100%。

同时,建立“三维度”量刑规范化机制,运用类案智审系统检索宁夏地区近三年轻罪判例,确保“同案同判”;法官当庭解读量刑计算过程,细化自首、赔偿等情节的量化规则;对同类案量刑存在分歧的及时请示、会商,杜绝同案不同判现象发生,服判息诉率提升至100%。

协同联动:完善“一站式”纠纷化解机制

依托“道交一体化”平台,打通公安、检察院、保险公司等部门数据壁垒,实现交通事故案件全流程在线调解、理赔和司法确认。当事人通过平台输入伤情、职业等要素,系统自动生成赔偿数额,2025年通过平台化解纠纷127件,平均处理周期缩短至6.5天。同时,创新“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集约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力量,对调解成功案件赋予强制执行力。2025年通过该模式化解醉驾引发的民事赔偿纠纷33件,单个醉酒案件平均节约司法资源15小时,履行率达100%。

延伸职能:强化“穿透式”风险防控

注重发挥司法裁判的价值引领作用,对醉驾案件实行“刑事处罚+风险告知”双轨处理。在依法判处刑罚的同时,向被告人告知醉驾对本人及直系亲属升学、就业的不利影响,促使被告人深刻认识醉驾危害性。针对案件暴露的监管漏洞,及时制发司法建议,推动加强重点时段、路段酒驾查处力度。

下一步,中宁县法院将持续深化“府院联动”机制,探索建立醉驾人员“回访帮扶”制度,通过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方式助力其回归社会,从根本上减少醉驾犯罪增量,建设平安中宁贡献司法力量。

来源:宁夏高级人民法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