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动症改善,只因用了怎么体质锻炼的方法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09:11 1

摘要:不少家长一碰到孩子抽动症,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药,觉得运动没啥用。之前有个家长,孩子抽动症不算严重,可这家长就一门心思依赖药物。孩子每天按时吃药,症状却时好时坏。吃药吃得孩子没了胃口,精神头也差,家长看着又心疼又着急。其实呀,除了吃药,体质锻炼对改善抽动症症状也能

不少家长一碰到孩子抽动症,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药,觉得运动没啥用。之前有个家长,孩子抽动症不算严重,可这家长就一门心思依赖药物。孩子每天按时吃药,症状却时好时坏。吃药吃得孩子没了胃口,精神头也差,家长看着又心疼又着急。其实呀,除了吃药,体质锻炼对改善抽动症症状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了解了家长在孩子抽动症治疗上的常见误区后,咱们就来聊聊运动到底是怎么调节神经系统的。可以把神经系统想象成一个复杂的交通网络,抽动症就好比这个网络里出现了交通拥堵。而运动呢,就像是给这个网络增加了新的道路和制定了新的交通规则。当孩子跑步时,身体各个部位都在动,大脑得指挥它们协调工作,这就如同在训练交通网络里的各个节点,让它们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更有序。这样一来,神经信号就能更顺畅地传递,神经系统会慢慢适应这种有序状态,抽动症症状也就会有所改善。

清楚了运动调节神经系统的原理,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4类适合在家里进行的锻炼方法。

先来说说游戏化平衡训练。在客厅里,咱们可以用胶带在地上贴出一条“独木桥”。让孩子像走平衡木那样,沿着胶带慢慢走。一开始,孩子可能走得东倒西歪,这很正常,多走几次就会好起来。还能增加点趣味性,在“独木桥”两端放上小玩具,让孩子走到一端拿起玩具,再走到另一端放下。这个训练既能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又能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就好像给神经系统做了一次轻柔的按摩。

接着是利用家具进行肌肉放松练习。在卧室里,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头枕着枕头。先让孩子用力握紧拳头,坚持几秒后突然松开,感受手部肌肉从紧张到放松的变化。然后依次对胳膊、腿部、腹部等部位的肌肉进行同样的练习。也可以让孩子靠在沙发上,家长轻轻帮孩子按摩肩膀和背部的肌肉,让孩子的身体完全放松下来。肌肉放松了,神经系统的压力也会减轻,抽动症状自然会缓解。

再讲讲厨房乒乓球训练。在厨房的桌子上,把乒乓球放在碗里,让孩子用吸管对着乒乓球吹气,使它在碗里转动。这个训练能锻炼孩子的呼吸控制能力和手部的精细动作。孩子吹气时要控制好力度和节奏,这对神经系统的协调性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最后是卧室瑜伽伸展。在卧室铺上瑜伽垫,让孩子跟着简单的瑜伽视频做伸展动作。比如像小猫一样弓背、伸展身体,或者像树一样单脚站立。这些动作能让孩子的身体更灵活,注意力更集中,对改善抽动症症状很有帮助。

不过,训练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像剧烈跳跃、过度扭转身体、长时间憋气、突然快速奔跑这些动作,可能会让孩子身体过于紧张,加重抽动症症状,所以要避免。训练强度也要控制好,别让孩子太累,每次训练20到30分钟就行,每周训练3到4次。

知道了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接下来谈谈长期计划。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阶段目标和效果观察进度表。第一个月,目标是让孩子能坚持每天锻炼,观察抽动次数有没有减少。第二个月,增加训练的难度和时间,看看孩子的注意力和身体协调性有没有提高。第三个月,巩固训练效果,评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抽动症状有没有明显改善。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进度表模板:

通过长期坚持这些锻炼方法,很多孩子的抽动症症状都有了明显改善。有个孩子之前抽动症状挺频繁,家长按照这些方法让孩子坚持锻炼了半年,抽动次数明显减少,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还有个孩子,锻炼后不仅症状减轻了,身体也更健康,不像以前那么容易生病了。所以,家长们不妨试试这些方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来源:小宝育儿小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