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单反时代,专业拍人像的如果用的不是佳能,就会被人用一种怀疑的眼光,上下打量。如果用尼康的,没有听过尼康战歌,也会让人怀疑不懂尼康,可见那时佳能与尼康在拍摄者心中的地位。那个年代,佳能与尼康双雄争霸维持了多年。当单反退场,无反当道之时,相机市场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
单反时代,专业拍人像的如果用的不是佳能,就会被人用一种怀疑的眼光,上下打量。如果用尼康的,没有听过尼康战歌,也会让人怀疑不懂尼康,可见那时佳能与尼康在拍摄者心中的地位。那个年代,佳能与尼康双雄争霸维持了多年。当单反退场,无反当道之时,相机市场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索尼的后来者居上,富士的奇兵突袭,加上大疆的大兵压境以及影石一些运动相机品牌的加入,使得如今中国相机市场陷入了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
先来看一下如今相机的市场格局,曾经是市场王者的佳能与尼康,也犯了与柯达差不多的毛病,在单反时代的后期,躺着功劳簿上吃自己的老本,谁知一不小心让索尼把无反相机从玩具玩成了单反的替代,完美的偷了家,从而宣告佳能与尼康“双雄时代”的结束。其他的如富士与松下也开始在各自的地盘发力,继续侵蚀佳能与尼康的市场版图。此时的相机市场就从“双雄争霸”变成了“三国演义”,再加上富士、徕卡、松下等诸侯割据,开始呈现出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景。
不过,与以前不同的是,更大的变革来自中国本土新势力的异军突起。大疆、影石、小米等厂商在运动相机、无人机、手机摄影等新兴领域快速崛起,使得中国的相机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竞争的格局。至此,中国相机市场上战乱纷争的“战国时代”开始了,不过这个“战国”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不同,这个相机界的“战国”是我们消费者所喜闻乐见的。接下来就让我们在相机市场这群雄并起之下,各相机品牌如何在影像江湖里纵横捭阖。
我们知道,战国时代纷争的主要是秦、赵、楚、魏、齐、燕、韩这七个国家,现在中国相机市场的纷争也大致如此。那我们就来看看相机界哪些企业具备这七个国家的特性吧。
秦 —— 索尼 虎狼之师,一统天下志在必得
如果说当今相机界有哪家最具“秦国”气质,那非索尼 莫属。秦国在战国时代素以锐意改革、虎狼之师著称,最终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而索尼近十年在相机市场的崛起颇有秦之风范,在最初弱小之时,并没有选择与佳能和尼康硬刚,而是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技术豪赌,跳过单反,直接进入无反。直至成为无反相机的引导者,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除此以外,索尼传感器还占据着相机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也使得其他相机厂家难以避开其技术影子。此外,索尼在相机的技术迭代上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像眼部对焦,人脸识别等。
正如秦国富国强兵、兼收并蓄百家,集众家之所长,索尼也通过收购美能达相机、开放镜头卡口给第三方厂家,联手蔡司,打造综合立体的镜头群。时至2025年,索尼在全球的相机市场份额中仅次于佳能,在中国无反相机市场更是一度跃居第一。可以说,面对未来,索尼是野心勃勃,仿佛秦王嬴政般志在“扫清六合”。因此在这场战国逐鹿中,“索尼秦国”无疑是最不可小觑的一支劲旅。
赵 —— 大疆 锐意进取 驰骋疆场
说了秦,再来看赵,战国时代,赵曾是抗秦的重要力量。而在相机市场中,最贴近赵的,应该是大疆了。赵国的“胡服骑射”让国家军队实力大增,而大疆则靠无人机改变了相机市场的游戏规则。大疆起步于无人机,却不止步于无人机。它的无人机集合了飞控、云台、相机于一体,让过去昂贵复杂的航拍变得触手可及,这正如战国时赵国的胡服骑射,让笨重的中原人如胡人般飞身上马,从而令赵军战力飙升。除了无人机,大疆还在更多的影像领域进行延伸,运动相机、口袋相机、与哈苏合作的中画幅无反相机,以及电影机等,一次次拓宽了人们对“相机”可能性的想象。
对索尼、佳能这些相机厂家而言,大疆的崛起意味着相机市场的战局更加复杂,不按常理出牌是大疆的风格,他擅长以技术奇袭制胜而不是在正面战场死磕。未来若大疆直接进入索尼佳能无反相机的核心地带也不足为奇,大疆有这个能力,这样就会让相机市场“诸侯割据”的态势更加难解难分。
楚 —— 佳能 底蕴雄厚,守成与求变的权衡
楚国在战国是地大物博、当时最强的诸侯之一,但因不思进取错失变法改革的良机。这一点用来形容佳能,是再合适不过了。想当初佳能是单反时代的王者,他看不上新出的无反相机,以至于早期行动迟缓,错过了最佳的改变窗口,正如楚国在变法上的上犹疑不决,错失良机。不过,佳能毕竟在相机领域经营多年,有着雄厚家底,近几年来不断在无反相机上发力,短时间内建立了覆盖入门到旗舰无反相机完整的产品线,也有了R5、R6这种热销的无反相机机型,证明了楚虽旧邦其命维新。展望未来,佳能要在“战国”格局下保住王者地位,需要拿出更快的改革魄力——唯有赶上时代的变化,这位老牌相机霸主方能避免被后来者反超。
魏 —— 尼康 昔日霸主的背水一战
战国中的魏国,曾凭借李悝变法一度强盛,但在后期墨守成规,渐趋式微。放在相机江湖,这让人联想到昔日与佳能平分天下、如今境遇艰难的尼康。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日系光学巨头,有着与佳能一样的辉煌,但在无反相机的转型中,它的反应要比佳能更慢。以至于公司业绩出现连年亏损,不得不痛定思痛进行业务重组。推出Z系列全画幅无反相机,收购RED公司,为后续视频机的发布做好技术储备。但尼康面临的问题在于镜头群、对焦算法、视频功能等方面都要弱于佳能与索尼。这正如魏国后期受制于领土狭小与强敌环伺,可以说,尼康当前正进行一场“背水一战”的自我救赎,对Z系列相机持续迭代、稳住高端市场,并在中端市场发力,守住基本盘,才不至于后期被吞并出局。
齐——富士 偏安一隅 另辟蹊径
富士相机的角色与东方的齐国相似。齐国地处海滨,文化昌盛,善用谋略,常以异乎寻常的策略在强秦虎视中保持一席之地。而富士在相机行业也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它既没有佳能尼康那样的规模体量,也不像索尼大举攻城略地,而是偏安一隅、另辟蹊径。富士深知无法与佳能、索尼这样的巨头竞争,索性集中火力深耕半画幅和中画幅相机。把半画幅相机卖出了全画幅的价格,这种“田忌赛马”式的战略让富士避开了与佳能索尼的正面交锋,转而在细分市场成为领先者。齐国凭借巧谋良政保一方安宁,富士则用差异化在战国相机圈杀出一条血路。未来富士能否更上一层楼,很大程度取决于它能否继续以小搏大,用独特体验吸引更多的人。
燕 —— 小米 徕卡 合纵连横 跨界影像联盟
战国时期的燕国曾地处东北一隅,国力不算强盛,却以奇谋闻名于世。在当今相机界,有一股力量虽非传统相机厂家出身,却企图通过合纵连横来挑战相机行业,这就是小米 与徕卡。双方优势互补,徕卡虽然自身相机业务体量不大,更像一个小诸侯,但其品牌具有很强的号召力。随着移动影像和传统影像的界限日渐模糊,未来不排除小米会推出跨界相机的可能性——比如之前概念展示的可换徕卡镜头的手机相机,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如果这个事成真,将类似当年燕太子丹派出刺客一般,给相机行业带来一个全新的挑战。在这场战国逐鹿中,小米与徕卡扮演了的是者和挑战者的角色,让老牌相机阵营感受到压力
韩 —— 影石 小国精兵,灵活游击战
战国七雄中体量最小的韩国,虽然弱小但不乏精兵良将,曾涌现出“天下第一纵横家”苏秦等人才,。这里我们要点名影石。虽然它的规模不如大疆,但凭借在全景相机领域的深耕细作,硬是把一个曾经的小众玩具做到了全球市场占有率超六成的垄断地位。影石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典型的小国战略——快速洞察用户新需求、聚焦细分领域高举高打,并以过硬的研发实力迭代产品,将大疆这样体量更大的对手逼上正面竞争的地步。从这点看,小而美的国产品牌们就像韩国的精兵悍将,在战国舞台上演绎着以灵制胜的精彩故事。
前面说了,中国的相机市场出现这样的竞争,是我们消费者很愿意看到的,近些年一直被日本相机这种随意涨价,随意缺货。把拍摄影者折磨得痛不欲生,早就希望有新鲜血液加入进来,打破这种死水微澜的局面。
来源:一萱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