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影里平台老板站正中间,杨幂被挤到右边,这一张照片把2025年影视圈的权力账本全摊开。
合影里平台老板站正中间,杨幂被挤到右边,这一张照片把2025年影视圈的权力账本全摊开。
35亿播放量、8.7豆瓣分、137次热搜,这些数字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平台掏了3.2亿里的65%,等于把剧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老板站C位不是摆谱,是告诉所有人:钱在哪,中心就在哪。
杨幂片酬涨40%,听起来风光,可片酬占总成本的比例从45%被砍到30%。
平台把省下的钱砸进单集制作,单集成本涨25%,画面更贵,观众更买账。
老板算盘打得响:给顶流涨钱,但比例缩小,既留人也留利润。
新人迟蓬粉丝涨50万就被拉进主演名单,看似幸运,其实平台在补“多样性”缺口。
试镜200多人只挑中他,是因为短视频数据证明观众吃这一套。
平台用算法选人,比导演眼光更准,也更冷酷。
2025年行业总投入降12%,平台决策权重却升到79%。
钱少了,权力更集中。
新人机会少25%,不是市场变小,是平台不敢冒险。
老板要稳赚,宁可押熟脸,不愿试错。
最扎手的数据是NG次数比平均低一半。
演员排练21天,杨幂提前三个月下乡,手上起茧。
平台用流程控制把创作变成半流水线,既保质量又压缩时间。
创作规律被改写成“平台规律”。
观众看到好剧,却未必知道背后合同怎么签。
北美和东南亚买版权,旅游涨45%,这些红利也归平台。
演员再红,也只是流量入口的一部分。
合影里的位置就是合同里的条款。
老板中间,导演靠左,杨幂靠右,边缘的迟蓬和林永健离中心更远。
镜头定格那一刻,影视圈的新秩序也定格:内容归内容,入口归入口。
平台垄断带来高效,也带来同质。
观众想看好戏,得问一句:当入口只剩几家,好戏还能从哪冒出来?
来源:综艺不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