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大先生”,广东如何引导教师答好这道“必答题”?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9 14:55 1

摘要:8月26日,广东省2025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在华南师范大学启动,现场同步举办师德师风主题宣讲活动。64岁被学校返聘,坚持站上讲台;克服高原缺氧,扎根雪域教书育人……5位不同学段的教师讲述自身故事,分享对于师德师风的理解。

8月26日,广东省2025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在华南师范大学启动,现场同步举办师德师风主题宣讲活动。64岁被学校返聘,坚持站上讲台;克服高原缺氧,扎根雪域教书育人……5位不同学段的教师讲述自身故事,分享对于师德师风的理解。

“师德师风就彰显在教师们一次次科研攻关、一次次跨越山河的奔赴之中。”结合自身援藏援疆经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张得龙动容地说。

今年已是广东持续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的第18个年头。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而师德师风,就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所在。

一直以来,广东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随着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健全长效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开展,一批批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正在广东涌现。

建立长效机制

筑牢思想根基

正值开学季,一批满怀热情的师范毕业生奔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校,在广袤的县域乡村,开启特别的教学生涯。

“我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我要努力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岭南师范学院毕业生刘叶红入职了汕尾市陆河县特殊教育学校,在校门口,她被孩子们的热情问候深深打动。

师德师风是年轻教师的“第一课”。如何进一步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如何持续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大先生”?

广东坚持高位推动,筑牢教师群体思想根基——

2024年新年伊始,以省委一号文件出台加快教育强省建设的意见,将师德师风摆在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首位。

2025年全省教育大会后,发布《关于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意见》,继续强调要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而早在2017年,广东就明确提出要在教师资格认定、录用、聘任、职务晋升等教师管理各个环节,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近年来,又陆续研究拟制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细则、师德评价考核办法、师德师风建设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措施,严格师德师风“红线”。

文件部署、机制建立……广东构筑起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坚持守护教育净土。

当前,全省持续开展贯彻落实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情况调度,推动各地各校织密制度“笼子”,提高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创新教育方式

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教师发展,师德为先。

为弘扬教育家精神,近年来,广东建立了完善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以省委、省政府名义表彰一批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涌现出一大批师德先进典型。

而广东不仅从制度上“强基”,更从思想上“铸魂”,确保教师队伍的政治本色和育人初心永不褪色。

“虽已年过60,但我愿继续守护教育的热土,把自己活成一道光,一道照亮学生成长的光。”在2025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上,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信息科技教师郑贤分享了她作为中国第一批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教师的故事,感染了现场不少老师。

非科班出身的她,为了缩小与同龄老师的教育经验差距,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多工作或学习3个小时,用时间来弥补差距。仅用不到10年的时间,郑贤便成为了广东省特级教师。

自2008年起,广东省教育厅将每年9月定为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让广大教师成为活动的主角。

活动期间,一场场巡讲,叩击心灵;一篇篇征文,凝结感悟。这种用身边人、身边事感召广大教师的方式,是广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力举措,成为广东师德教育的特色品牌。

与此同时,广东开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进行“最美教师”和乡村优秀青年教师专题宣传,组织各地各校广泛开展“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活动,让教育家精神播撒到更广阔的土地、走进更多教师的心中。

春风化雨,大爱无声。多元化、沉浸式教育平台的搭建,让师德教育从文件要求落地为生动实践,也更激发了教师群体的内生动力。

如今,广大广东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正在为建设教育强省提供有力支撑,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有什么想说的,快来给小媒君留言*

来源:广东教育传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