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8日晚,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被公司公开辞退。内部通报指出,王腾因“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和“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被严肃处理。一小时后,王腾本人在微博回应:“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
9月8日晚,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被公司公开辞退。内部通报指出,王腾因“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和“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被严肃处理。一小时后,王腾本人在微博回应:“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
来源网络
这不是王腾第一次因泄密被处罚。2022年,他就曾因提前泄露Redmi K50的发布时间被扣发5000元绩效并取消晋升机会。而这一次,小米职业道德委员会用了“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三个词,直接将他从公司除名。
王腾不是普通员工。他是职级21级的中层高管,手握小米中国区市场及Redmi品牌两大核心业务,微博粉丝超178万,是雷军麾下关键的战将之一。他参与主导了Redmi K系列多款爆品营销,甚至近期的小米汽车YU7推广也有他的身影。这样一个深得信任的高管,为何突然“倒下”?
小米没有公布“利益冲突”的具体细节,但外界普遍猜测可能不止是普通的泄密。科技博主们分析,这可能涉及未发布的小米16、K90等核心产品信息流向竞争对手,或与外部存在不当经济利益往来。此前王腾曾在内部直播中与雷军互动“君臣梗”,没想到如今竟以“违规离场”收场。
来源网络
一家企业就像一台精密机器,信任是齿轮间的润滑剂,而制度是维持运转的底盘。王腾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不只是因为他是小米高管,更因为这件事触碰了现代企业治理的共同神经:信息保密与高层操守。
雷军带领小米从创业公司走向世界500强,一路走来,“诚信”与“纪律”从来不只是贴在墙上的标语。从2017年以来,小米公开处理过的违规员工近百人,甚至包括多位创始期老员工。这一次,王腾被辞退再次传递明确信号:在规则面前,没有“功臣”,只有“红线”。
有人说科技圈“爆料文化”盛行,有时官方甚至默许高管适当“剧透”维持热度。但王腾事件的严重性显然远超营销边界。真正的机密泄露可能影响企业战略安全、股价波动甚至产业链合作。尤其是当前手机行业竞争极度内卷,一辆小米汽车还未正式上路,任何信息的提前泄漏都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来源网络
王腾在回应中没有辩解,只有道歉。他说“接受该有的代价”,感谢雷军和公司的培养,并表示未来仍会支持小米。这种姿态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一个职场人的基本素养:认罚、离场、不撕扯。比起那些出了问题还硬拗、洗白甚至反咬一口的人,他的回应显得格外冷静。
但这不代表代价不沉重。从一个普通员工爬到品牌总经理,他花了至少十年;但从总经理变成“辞退人员”,只在一夜之间。他的微博认证迅速被取消,OA账号冻结,抖音、快手全部停更。一个高管的职业生命,有时候比产品周期还要脆弱。
我们不在小米内部,很难完全知道“利益冲突”到底指向什么。但每一个职场人都该明白:信任一旦破产,很难重建。不管你是普通员工还是高层管理者,合规意识必须时刻在线。很多时候,人们不是故意要背叛,而是在模糊的边界前放松了警惕,认为“一次没关系”、“别人也这样”。而制度真正的意义,恰恰就是告诉你——每一次都有关系。
来源网络
王腾说“先休息一段时间再重新开始”。他的下一站会是哪里?科技行业还能否接纳一个因“泄密”和“利益冲突”被辞退的高管?这些都是后话。但从现在开始,他所有的职场叙事都不得不重新开始。
一家企业敢于对高管“动刀”,说明它的治理机制在起作用。一个员工愿意承担代价,也说明他保留了最后的体面。我们没必要一味讨伐王腾,也没必要把小米捧为模范。关键是从这件事中看到警示:职场没有侥幸,规则不是摆设。守住底线,才能保住前途。人生行路,谨慎能捕千秋蝉,规矩方行万里船。
来源:燕子科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