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 8 月的最后一天,哈尔滨马拉松赛场上,一位身着运动装的选手风驰电掣般冲过终点线。她叫张水华,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名护士,也是赛场上令人瞩目的 “最快女护士”。
在 8 月的最后一天,哈尔滨马拉松赛场上,一位身着运动装的选手风驰电掣般冲过终点线。她叫张水华,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名护士,也是赛场上令人瞩目的 “最快女护士”。
这次比赛,她以 2 小时 35 分 27 秒的成绩刷新个人最佳,勇夺国内女子组冠军。这本该是一场尽情欢呼、荣耀加身的胜利,可谁能想到,赛后的短短 10 天内,张水华会从“最快女护士”变成“全科室最不受欢迎的人”——不是因为医术不行,而是因为她把职场当成了追梦综艺,把同事当成了背景板。
事情的导火索,是夺冠后的张水华,面对镜头,她哽咽着说道:“我不需要领导给我特别的假期,我只希望领导能够支持我周末调休,这次来参加比赛特别不容易,大家都知道医护工作者特别忙特别累,希望医院领导、护士长能够同意我来参加比赛,我真的很难受……”
这段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起初,不少网友对她的哭诉表示同情,毕竟医护工作的忙碌众人皆知,追求个人爱好的同时还要兼顾工作,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然而,随着事件的发酵,风向逐渐转变。网友们深挖张水华的社交账号后发现,今年以来她几乎每月都参加马拉松比赛。
据统计,2025 年 3 月至 6 月,她共参加 10 场跨省马拉松,半年累计需调休超 30 天。这一数据让大家的态度发生了 180 度大转弯。人们开始质疑,如此频繁地参加比赛,调休是否会给同事带来过重负担?她在哭诉调休难时,是否考虑过那些默默为她顶班的同事?
张水华并非一朝一夕爱上马拉松。2012 年,她成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名护士,日常工作忙碌且辛苦,常常需要 “三班倒”。2017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福州五虎山越野赛担任医护志愿者,从此被跑步的魅力深深吸引,开启了自己的跑步生涯。2018 年,跑龄仅 5 个月的她第一次参加正规马拉松比赛,就跑出了 3 小时 40 分 44 秒的成绩。此后,她在马拉松赛场上频频亮相,成绩优异,多次跑进女子国内前三名,2023 年更是达标国家马拉松女子运动员健将级别水准。
为了兼顾工作和跑步,张水华付出了诸多努力。医院公众号曾发文称赞她工作兢兢业业,在忙碌的护士工作之余,还能灵活安排练跑,常通过游泳、跳绳锻炼各方面运动能力。她的丈夫王岢也是跑步爱好者,在背后给予她不少支持,帮她拿下 361° 赞助和 MCN 机构合作。但即便如此,频繁参赛带来的调休问题还是让她陷入了困境。
更讽刺的是,她还想用舆论绑架单位。可惜这次,互联网没当她的扩音器,而是变成了照妖镜,把她那些“占编制、撕排班、靠队友”的操作照得清清楚楚。
于是,同事们终于不干了。
考勤表?不签!
合作?免谈!
你不是要自由飞翔吗?那你自己飞吧,别拽着我们加班的命当翅膀。
张水华的丈夫王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8 月 31 日的比赛系利用休息日参赛,并非找人替班。科室护士不少于 15 人,周末每天 5、6 个人值班,不值班可休息,同事间常互相替班。他还表示,跑本次马拉松不为赚钱,签约 “MCN” 是为参赛名额。网传内容不完整、妻子言语表述有误才引发误解。但这些解释并未能完全平息网友的质疑声。
事件持续发酵,张水华签约的品牌 361 度也受到波及。
9 月 3 日,基于双方发展路径的调整,361 度与张水华的合作暂告一段落。知情人士称,这是双方友好协商后的共同决定,但不难看出,舆论压力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张水华的抖音账号也发生了变化,评论区关闭,商品橱窗删除,“路跑签约品牌 361 度” 以及 “2023/2025 哈尔滨马拉松女子全程国内第一” 两个标签被抹去。
医院方面,党委书记翁山耕表示,医院鼓励员工发展兴趣爱好,但需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对于张水华后续班次安排,还没有研究。
9 月 4 日晚,网传张水华已被医院解聘或调岗,不过 9 月 5 日上午,医院人力资源处工作人员明确回应,张水华仍是该院全科医学科主管护师,未被解聘或调岗。
但可以预见的是,经过此次事件,科室的排班管理将会更加严格,调休审批也会愈发谨慎。
张水华从荣耀夺冠到陷入舆论风波,现在,她的商业价值归零,回原部门无望,曾经光鲜的成绩单,在集体的信任崩塌面前,轻如鸿毛。
这记教训不可谓不重。
最后送她一句跑圈老话:“长跑拼的不是爆发力,是耐力,更是人品。”下一程,好好跑,别再踩着别人的心跳计时了。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