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万出头就能买辆带GTI徽章的电动车?别急着下订,看完再决定也不迟。”
“20万出头就能买辆带GTI徽章的电动车?别急着下订,看完再决定也不迟。”
昨晚刷到大众ID.Polo伪装照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老Polo车主最熟悉的配方么?
但这次,挂的是绿牌。
先说价格。
欧洲放出风声:入门版低于2.5万欧元,折合下来差不多20万8。
听起来挺香,可别忘了欧洲新能源车补贴正在退坡。
去年底德国刚砍了3000欧的补贴,法国也在砍。
等2026年这车真漂洋过海,国内终端价未必比ID.3便宜多少。
想抄底的,得算清楚时差。
再说尺寸。
4050毫米车长,2600毫米轴距。
比现款燃油Polo长了一拳,但后排依旧别想葛优躺。
好处是城市通勤一把掉头就能进车位,坏处是周末带娃回老家,后备箱只能横着放登机箱。
GTI版本更别提,扰流板再帅,也吃不掉婴儿车的体积。
最撩人的是GTI。
蜂窝前脸、双色轮毂、红条纹——全是老炮记忆。
可仔细一琢磨,电动GTI少了排气声浪,就像摇滚演唱会没了低音炮。
大众给的数据:166千瓦、零百7秒。
听着猛,但隔壁比亚迪海豚骑士版早做到了7.5秒,还便宜5万。
情怀值不值差价?
钱包会投票。
续航部分藏着坑。
WLTP 450公里,换算成国内CLTC得打个八折,实际跑350左右。
冬天再掉20%,北京通勤够用,上海到杭州得掐着表。
更尴尬的是快充功率,MEB Entry平台目前只支持100kW,电量从10%到80%得半小时。
服务区排队时,旁边极氪X已经喝完咖啡走人了。
内饰倒是开窍了。
实体按键回归,空调旋钮能盲操作,比现款ID.3那反人类触控强太多。
12.9英寸中控屏看着唬人,其实就是大众最新车机——开机还是会有三秒广告。
怀挡设计腾出了中央扶手,终于能放奶茶了。
但杯架深度一般,急刹车时喜茶可能会泼一裤子。
最微妙的是命名策略。
大众高层亲口承认:未来ID.系列会全面复刻燃油车名字。
听着是偷懒,其实是阳谋。
燃油车时代,Polo、Golf、Passat攒了二十年口碑,如今直接移植到电动车上,比重新建个“ID.2”容易得多。
就像老小区改造,比重建省钱多了。
但消费者未必买账。
国内新能源市场卷疯了,A0级小车前有五菱缤果,后有比亚迪海鸥,顶配10万出头。
ID.Polo想卖20万,得讲出新故事。
或许大众把宝押在了质感上:车门铰链的厚重感,旋钮的阻尼,方向盘的皮质——这些看不见的地方,才是老牌车企最后的护城河。
最后泼盆冷水。
按照大众节奏,国内上市最快2026年底。
那时候,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可能已经进化到600公里续航,800V快充下探到15万级。
ID.Polo现在看是香饽饽,两年后可能就是过气网红。
真想买的,不妨等第一批车主反馈再上——毕竟电动车的迭代速度,比燃油车快了三倍。
来源:悟空汽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