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句傲慢广告语,让国产面包巨头桃李瞬间引起众怒,冲上了热搜,但这并非偶然,深挖之下才发现,其连最基本的食品安全上也曾曝出过丑闻,遭到央媒点名报道。
吃个面包,还要挨生活的“毒打”?
一句傲慢广告语,让国产面包巨头桃李瞬间引起众怒,冲上了热搜,但这并非偶然,深挖之下才发现,其连最基本的食品安全上也曾曝出过丑闻,遭到央媒点名报道。
从营销翻车到质量失守,桃李面包为何一再挑战消费者底线?
事情的导火索,还得从今年九月初说起,为了推广一款名为“五仁味蛋月烧”的中秋新品,桃李在电梯媒体里投放了一则广告,本来是常规操作,坏就坏在了那句扎眼的广告语上:“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
这话一出,立马就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电梯里循环播放的这句文案,像个自以为是的长辈,居高临下地对所有人进行“爹味说教”。
更绝的是,这句广告词成功地同时冒犯了两拨人——不喜欢五仁的觉得被冒犯,喜欢五仁的也感觉被内涵了。
眼看舆论失控,桃李公司紧急撤下了广告,一开始,他们给出的解释相当模糊,说是“内部共创机制”的一次尝试,后来眼看糊弄不过去,干脆把责任推给了“领导”,说领导年纪大了,以后要让年轻人来主导营销。
这种甩锅式的道歉,消费者显然不买账,《中国青年报》等央媒也下场点名批评,直言这种自以为幽默实则不尊重人的营销方式“不可取”。
说起来,这种试图“教育”消费者的品牌傲慢并非孤例,不久前,知名主播李佳琦就因为一句“工资有没有涨”回怼抱怨眉笔贵的消费者,引发全网愤怒,直接导致那个美妆品牌花西子的日销售额从几百万骤降到几万,跌幅超过九成。
桃李这波操作,简直就是在重蹈覆覆辙,完全没吸取教训。
如果说营销翻车只是让品牌形象受损,那么接下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则是在实实在在地动摇消费者信任的根基。
就在7月份,桃李才刚刚为另一件事道过歉。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7月份的一次产品抽检中,发现桃李泰安工厂生产的一批切片面包菌落总数超标,这可不是小事,菌落总数超标通常意味着产品的生产或者物流环节存在严重的卫生管理漏洞。
简单来说,就是面包不够干净,不仅会加速腐败,人吃了还可能引发腹泻、呕吐,甚至急性肠胃炎,对于免疫力比较弱的老人和孩子来说,健康风险就更高了。
面对官方的检测结果,桃李最初的反应不是反思,而是申诉,直到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驳回了他们的申诉,桃李才在7月26日“不情不愿”地发了一份道歉声明。
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这次事件的处罚结果是罚款1万元,对于一个年营业收入超过60亿元的大公司来说,这点钱能起到的警示作用,恐怕微乎其微。
翻看桃李的过往,你会发现质量问题简直是顽疾,2022年,其天津分公司生产的纯蛋糕里被消费者发现了飞虫异物,最后被罚了5万元。
到了今年,事情更离谱,辽宁鞍山一位消费者声称,在桃李面包里吃出了一枚长达2厘米的生锈刀片,面对这种骇人的指控,桃李的回应却异常强硬,坚称“生产环节不可能有刀片”,并选择了报警处理。
他们甚至提出给那位消费者提供“新品试吃”作为赔偿,这种处理方式让公众大跌眼镜,至今,那起刀片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也未对外公布,消费者心中的疑云自然也无法散去。
这些还不是全部,央广网在今年3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桃李的累计投诉高达548条。
投诉内容五花八门,面包里吃出头发、苍蝇都是家常便饭,还有大量关于产品在保质期内就发霉的抱怨,更有消费者反映,在食用了含有异物的桃李面包后,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
看着如今深陷泥潭的桃李,很难想象它曾经的风光,这个品牌创立于1995年,最初只是一家小小的面包作坊,凭借着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和持续的扩张策略,它一步步成长为在全国拥有几十个生产基地、日销数百万袋的行业巨头。
可以说,桃李的成功,离不开千千万万消费者的长期支持。
然而当企业做大做强之后,初心似乎也开始变得模糊,桃李好像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花里胡哨的广告营销上,却忽视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产品质量。
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和质疑,它时常表现出一种巨头的傲慢,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它的处理方式也显得敷衍了事,这一切,都与当初那个靠“新鲜不贵”赢得人心的品牌形象渐行渐远。
消费者对国货的支持是理性的,不是盲目的,“国货情怀”不应该成为企业掩盖自身问题的“遮羞布”。
最新的财报显示,桃李在其华北、东北、华东等几个主要销售区域的营收均出现了下滑,这清晰地表明,消费者已经开始用脚投票,品牌的信任危机,已经实实在在地传导到了经营层面。
现在,是时候停下那些对消费者的“毒打”了,桃李需要深刻反思,把重心重新拉回到生产线上,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彻底整治生产流程中的卫生管理漏洞。
市场的记忆是深刻的,它不会永远青睐一个漠视消费者权益的企业,桃李拥有深厚的品牌基础和市场渠道,如果能真正回归初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挽回消费者的信任,重塑“国产面包巨头”的形象或许还有机会。
否则,再大的巨头,也终将被消费者所抛弃。
信息源:
《桃李面包就五仁广告致歉,舆论分化引热议》舜网2025-09-08
《“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桃李面包因争议广告致歉》钱江晚报2025-09-05
《桃李面包为月饼广告道歉 律师:涉嫌价值观误导、冒犯特定群体》极目新闻2025-09-05
《桃李面包业绩下滑、经销商同比减少,食安问题添阴霾》新京报2025-08-19
《抽检五个,两个不合格!知名面包品牌道歉,很多人爱吃》光明网2025-08-01
《桃李面包产品中吃出“刀片”?公司回应:排除在生产过程中存在金属刀片的可能性》每日经济新闻2023-02-20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会发光的暹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