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元钱,能做什么?他给出了答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9 16:02 2

摘要:19载春秋,130余万元善款,3900余名受助者……这组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国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副主任艾沙江·尼扎木丁,用日复一日的平凡善举,搭建起一座为青少年学生帮困解难的公益之桥。

19载春秋,130余万元善款,3900余名受助者……这组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国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副主任艾沙江·尼扎木丁,用日复一日的平凡善举,搭建起一座为青少年学生帮困解难的公益之桥。

艾沙江·尼扎木丁(中)和团队成员一起整理物资。

今年6月初,由艾沙江发起的“一元钱计划”,带着3100公里的牵挂,抵达平均海拔5000米的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长所乡。在定日县完全小学的爱心助学捐赠现场,20名震区困难学生接过3万元助学金,眼中满是希望。屏幕那头,艾沙江与国网博尔塔拉、日喀则供电公司的志愿者们隔空连线,将西北与西南的温暖紧紧相连。

“一元钱计划”团队成员与完全小学受助学生留下“特殊”合影。

“叔叔,你有时间一定来西藏,我在这里等你。”藏族男孩拉巴次仁的一句朴实邀约,道出了所有孩子的心声,也定格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瞬间。从新疆的戈壁绿洲到西藏的雪域高原,这小小的“一元钱”,化作跨越千山万水的桥梁,让民族团结的情谊在海拔5000米处深深扎根。

孩子们体验重走长征路。

8月10日至16日,国网新疆电力“红石榴·一元钱计划”红色研学夏令营在乌鲁木齐开营,20名博州青少年开启了为期一周的“红色成长之旅”。他们走进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逼真的历史场景瞬间将孩子们带到烽火连天的岁月。最难忘的,当属“重走长征体验路”的时刻。“爬山时队友走不动了,我们就轮流扶着他。可我们才走了几公里,当年红军要爬真正的雪山啊!”学员李天佑分享感悟时,语气里满是敬佩,“现在我终于懂了‘信仰的力量’,他们的坚持,是因为心里装着全中国的老百姓。”

孩子们在牛奶巷社区研学。

在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长江路街道牛奶巷社区,公益人王永强20余年捐款超30万元、帮助1400多名乡村儿童的故事,让依布拉音·那斯拉洪深受触动。他不由得想起“一元钱计划”的发起人艾沙江。“我长大也要像艾沙江叔叔那样,做公益帮助大家。”依布拉音说。

回溯这束公益微光的起点,是2005年艾沙江心中一个朴素的想法。彼时,刚参加工作的他,看到身边不少孩子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便萌生了一个念头:“如果每个人每天捐1元,一年就有365元,参与的人越多,就能帮到更多孩子。”

艾沙江·尼扎木丁与受资助学生视频通话。

就是这颗“一元钱”的爱心种子,在19年间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从最初的个人善举,到如今成长为国网新疆电力的公益品牌,“一元钱计划”早已形成“一元助学、多元帮教、e起圆梦”的鲜明主线——为新疆特殊教育职业中专学校的盲人足球队送去急需的盲文书籍,为高原藏区学子捎去爱心捐款与温暖,开展“电力小喇叭进校园”“电网体验师”等科普活动,用实际行动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如今,“一元钱”早已超越金钱本身的价值。它是连接各民族情感的纽带,是照亮众多困难学子前行的明灯,更是民族团结的生动见证。正如艾沙江所说:“爱心的种子已经播撒,我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进来,让这束微光汇聚成星河,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文:赵丽、程涵 通讯员尹甜杰
图:国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博尔塔拉融媒体中心图库博尔塔拉融媒体中心出品

监审:田悦 编审:谢晓研 编辑:邹小梅 责编:邹小梅

来源:博州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