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6年夏都、26位陈留王、曹操起兵点,这些数字在地图上被压缩成开封市祥符区下辖的一个镇。
陈留把4000年荣光熬成一碗冷汤,现在只剩锅巴渣。
216年夏都、26位陈留王、曹操起兵点,这些数字在地图上被压缩成开封市祥符区下辖的一个镇。
镇口立着新做的石牌坊,二维码扫进去是“陈留古镇欢迎您”的H5页面,背景音乐用的是《曹操》的副歌。
为什么古迹连片消失?
1958年修黄河大堤时,直接把战国魏城墙当取土场;1992年拓宽310国道,东汉蔡邕墓被铲平做了路基。
镇里老人说当年挖出过带铭文的铜剑,被施工队20块钱卖给了收破烂的。
现在唯一能摸到的老东西是凤凰台遗址的夯土层,台子西边被村民挖成菜地,东边成了停车场。
更狠的是2003年搞“古镇开发”,把清代老县衙拆了建仿古商业街。
青砖是从平顶山拉来的,房梁是水泥浇的,门口挂的“陈留郡署”牌匾是电脑行楷。
县里文件写着“打造中原周庄”,结果招商来的十家店铺倒了八家,现在卖胡辣汤和五金杂货。
对比隔壁朱仙镇,同样没落千年,靠木版年画硬是活成了网红。
陈留的河图传说、凤凰图腾全躺在《祥符县志》里吃灰。
镇文化站站长去年申请50万修缮仓王庙,被回复“优先保障乡村振兴项目”,转头隔壁村拿到200万建蔬菜大棚。
最尴尬的是姓氏文化这张牌。
吴姓谢姓宗亲会年年有人来寻祖,对着一片玉米地磕头。
镇里想搞祭祖大典,发现连块像样的碑都没有,只能用喷绘背景板凑合。
去年来的谢氏后人问“祖宅在哪”,讲解员憋了半天说“大概在镇下面”。
现在镇中心立着块新牌子:“陈留故城遗址保护区”,红线范围把小学操场划进去一半。
校长每天带着学生在汉代古墓封土堆上做广播体操,跳远沙坑就是当年的车马坑。
4000年都城混成乡镇,不是天灾是人祸。
每一任主政者都想着“先发展再保护”,结果发展没影了,保护也错过了。
就像家里老人临终交代“柜子里有存折”,等想起来时连柜子都被当劈柴烧了。
我们天天喊文化自信,却让陈留这种地方连块像样的祖宗牌位都摆不出来,这账打算赖到什么时候?
来源:旅居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