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后,血檀冒充紫檀,依法严惩,消费者须擦亮眼睛辨真伪!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8 20:26 1

摘要:最近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报道仙游个别商家伪造鉴定证书,以血檀手串冒充小叶紫檀手串,经现场取证,报道情况属实,公安机关已对伪造证书的当事人采取控制,将依法严肃处理。

最近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报道仙游个别商家伪造鉴定证书,以血檀手串冒充小叶紫檀手串,经现场取证,报道情况属实,公安机关已对伪造证书的当事人采取控制,将依法严肃处理。

血檀以前名气不大也就是这两年突然火起来了,主要原因就是它跟小叶紫檀相似度非常高,经常以假乱真。血檀不属国标红木,原木每吨约1万元左右,做成的手串成也就几十块钱,而小叶紫檀属于国标红木,原木价格每吨40万元左右,做成的手串最少也得小几百块钱,不良商家为了牟取利益,经常用血檀手串冒充小叶紫檀。

记者找到当地一家鉴定机构,竟然藏在民宅中,屋内堆积着已经做好的证书,商家可自行取走,一张价格只有0.8元,带着独立的“权威证书”。为直播电商提供庇护,个别电商利用这些证书坑骗买家,所谓买假包赔的承诺。关键是作为普通买家,很难分辨证书的真伪,即便买到假货也不知道哪里去鉴定,最后不了了之,严重坑害了消费的权益。

两者到底有何区别呢?

首先从气味上,小叶紫檀气味微弱,仅在打磨或加热时,会散发出淡淡的,清新的檀香味,无刺激性,闻起来让人舒服。而血檀常温小会有轻微的酸臭或辛辣味,部分劣质气味更明显,即便是打磨抛光气味也偏浑浊,与小叶紫檀天然的檀香味有明显的区别,仔细辨别不难察觉。

其次颜色上,小叶紫檀新料颜色多为橘红色或浅红色,随着盘玩和氧化,会逐渐变为深红色、紫黑色,色泽过渡自然均匀;纹理以直纹、绞丝纹为主,部分会出现“金星”“水波纹”等稀缺纹理,纹理整体细腻且富有层次感,棕眼(导管孔)细小且分布均匀。血檀新料颜色偏艳红,甚至带些许紫红色调,氧化后颜色加深较慢,且易出现“发黑发暗”的沉闷感,缺乏小叶紫檀的温润光泽;纹理较粗,棕眼更明显,部分纹理杂乱无章,少见稀缺纹理,且表面常伴随“黑筋”(与小叶紫檀的金星不同,黑筋多为色素沉淀,无金属光泽)。

再者从产地来说,小叶紫檀产自印度是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2017)中收录红木品种,资源稀缺而且受到保护,价格高昂。血檀产自非洲(如赞比亚、莫桑比克等),并非红木范畴,产量较大,原料成本远低于小叶紫檀,这是两者最根本的“身份差距”。

最后从密度来说,小叶紫檀度约为1.05-1.26g/cm³,多数情况下会沉于水中,且密度高导致手串手感厚重、扎实,盘玩时“坠手感”明显;硬度高(莫氏硬度约为3.5-4),表面耐磨,不易出现划痕。血檀密度约为0.95-1.1g/cm³,部分密度较低的血檀可能半沉或浮于水中;手感相对轻盈,缺乏小叶紫檀的厚重感;硬度略低于小叶紫檀,长期盘玩后,表面更易出现细小划痕。

总之,血檀与小叶紫檀的区别,藏在“细节”里——从学名产地的本质身份,到颜色、气味、密度的细微差异,只要耐心观察、多对比实战,就能逐渐练就“火眼金睛”。对于新手而言,建议先从入门级小叶紫檀手串入手,熟悉其特性后再尝试更高品质的藏品,同时尽量选择正规商家,尤其直播间几十块钱的小叶紫檀都是假货。

来源:泛泛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