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碧薇:18岁嫁给爱情,28岁输了爱情,前夫离世,她竟潸然泪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7 13:26 1

摘要:蒋碧薇遇见徐悲鸿的那年,谁都不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特别。他22岁,长相不赖,谈吐不错,踩在离理想还有点远的年纪上。而她,18岁,名字叫蒋棠珍,算是被大家护在手心的名门千金。说实话,那时谁家父亲不望女成凤?蒋父偶尔多看徐悲鸿一眼,会不会只是寂寞说话?

蒋碧薇遇见徐悲鸿的那年,谁都不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特别。他22岁,长相不赖,谈吐不错,踩在离理想还有点远的年纪上。而她,18岁,名字叫蒋棠珍,算是被大家护在手心的名门千金。说实话,那时谁家父亲不望女成凤?蒋父偶尔多看徐悲鸿一眼,会不会只是寂寞说话?

徐悲鸿每回上门,总能得到一番嘉奖。他的吐字,他的头发,他的点子,哪一样都像迎着光的窗,带着点遥远的希冀。蒋父只无奈地嘟囔过要是还多一个女儿就好了。现实偏偏就是矛盾的,他感慨着,却把小女儿的婚期早早定给了查家。只是命运嘛,总喜欢拐弯抹角。

大家还来得及琢磨,查家的书生已经让蒋家彻底丢了面子。风头转了个弯,蒋棠珍心里越来越窝火。徐悲鸿,这时候提了个问题,算是点燃了她全部的勇气:“跟我去法国,你敢吗?”笃定地问,却留给她很大的犹豫空间。一句话,她倒真的搬开了人生的棋子。

说她去法国,其实还远着。他们先去了日本。不熟的环境,偏僻的小旅馆,蒋碧薇硬生生把自己关进厕所,就怕客人看到。细想真挺荒唐,养尊处优的小姑娘,却只为了跟爱的人在一起。值不值?问题列在她的每一餐,每一次眼泪里头。

钱花光了,再美的理想也有点狼狈,回到了上海。1919年,他们终于启程去法国。这趟路,蒋碧薇算是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做无依无靠。徐悲鸿拼命画画,一头扎进巴黎的画室不回头,蒋碧薇就在百货公司刺绣,算计着每一天的钱。

巴黎其实什么都贵。就拿她最喜欢的红色风衣来说,站在橱窗前试穿,她喜欢得不得了,可一看标签,顿时面红耳赤,连头都不敢抬。尴尬到极点,嘴硬道自己其实不喜欢红色。其实,她原本最喜欢红了。她回身,掏了几乎全部积蓄,为徐悲鸿买了一块怀表。因为流行,因为身份。

两个人,你为我画画攒钱买风衣,我省下吃穿只为给你怀表。那时的日子紧巴,但充满了细碎温情。直到1927年,他们带着孩子、带着名声回国,在上海终于有了自己的小楼。日子好像一切都安起来了,窗明几净的生活,谁想里面的空虚一点点爬满了墙角。

繁华近了,心反而远了。徐悲鸿画画,沉浸其中,视朋友如空气。蒋碧薇相反,酷爱热闹,喜欢请人来家里聚会,话音不断。各有各的圈,彼此成了屋檐下的陌生人。心里不舒服的地方积少成多,最后裂开了。

徐悲鸿和学生孙多慈的风言风语传出来时,一切又变得不堪。而那时,徐悲鸿手上戴的戒指,不再是“碧薇”,而是“慈悲”。十年守望,换来的不过是一场风化的誓言。

蒋碧薇能怎么办?她拔掉孙多慈送的小树苗,还给人写信,把孙多慈闹下此案。到底狠不狠,不清楚,有人说这是无奈,也是自救。徐悲鸿没退让,反手把小楼叫做“危巢”,画室则背对所有人去取名“无枫堂”。两个人像钉子,一左一右,钉在各自的委屈和高傲里头。

1938年那則启事,挺冷。当年并肩流浪的夫妻,最后只剩“同居关系”。是不是心寒?但蒋碧薇转身把那则启事当成“座右铭”,裱进玻璃相框,正正地摆在客厅里。想来,这种骨子里的狠如果算作报复,未免太苍白。更多的是一种宣告——从今往后,老死不相往来。

连父亲去世要守灵,她都拒绝让徐悲鸿前来。复合这事,她也不再考虑。真正的决绝,往往不是歇斯底里的大闹,而是温吞吞的再不回头。

两人终于拉锯了近十年,最后离婚协议也算体面。蒋碧薇要回现金、名画、子女抚养费一应俱全。徐悲鸿没有拒绝,几乎是照单全收。要说徐悲鸿绝情也不够,内疚是不是比爱情分量还重?谁也不敢讲。

可是徐悲鸿为了还蒋碧薇要的画作,熬夜劳损,最后伤了身体。说他心狠或许不公;说他痴情也不对,至少他没能一直陪着蒋碧薇到老。这里面的复杂,外人真难懂。

1953年,蒋碧薇得知徐悲鸿临终还留着她送的怀表。有人说她泪如泉涌,也有人说她不过是开了一盒旧抽屉,怅然地愣了会神。哪种是真的?这么多年,感情的分量多重,恐怕她自己都没数清。

有种说法,蒋徐二人是真心相爱。也对。年轻气盛时,两人同舟共济,巴黎的雨,东京的小旅社,都是他们生活的注脚。可若说这是灵魂深度的契合,或许又言过其实。毕竟私奔是冲动,绝不是深思熟虑的结论。换一个环境,他们也许只是风马牛不相及。

蒋碧薇确实勇敢,毫无保留地走进徐悲鸿的世界。可她终究还是“外来人”,不是真正和他同频的伙伴。徐悲鸿沉迷画作,对柴米油盐的琐事全无兴趣。而蒋碧薇更在意生活的真实,社交,虚荣,现实……两个人找到的共同点,其实少之又少。

而分手之后,蒋碧薇拿足了气势,彻底断开。没人能判断她到底是不是快乐。只是不再回头,日子就只剩了前路。徐悲鸿好像也未必幸福。有人说,两个人其实谁也没辜负对方,是命运使然。但再一想,命运这两个字,或许太轻,也太重。

现实是蒋碧薇分到了所要的,徐悲鸿还了全部情分。感情这回事,本来也没那么浪漫。有时终点可能就是各自为安。谁又能说不是呢?

就这么一场爱恨纠缠,明明得失清晰,却很难分出谁赢谁亏。有些故事,远看像一片迷雾,走近了,反而看不到出路。过去的温柔和拒绝,某些时候只是岁月给的玩笑。

后来谁都没有再回到最初的位置。蒋碧薇岁月安好,徐悲鸿画声远播。有人说遗憾,有人说清醒。可是他们这一路走来,不还是自己选的吗?

其实公平并不存在,对错也只是一时的标签。蒋碧薇、徐悲鸿——走了两条各自的路,谁都不能替谁活。

故事走到这里,再回头看啊,好像没有什么可以预见的答案。

来源:明明白白大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