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家门口”优质教育圈更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17:19 1

摘要:金秋九月,经开区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张竞文站在焕然一新的操场上,兴奋地说:“从没有这么期待过开学,新校园新环境真好。”十年前,这里还仅有两栋旧楼,而今,崭新的智慧化校园在晨光中熠熠生辉,环保塑胶跑道色彩炫目,直饮水机热气氤氲着课间喧闹。

金秋九月,经开区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张竞文站在焕然一新的操场上,兴奋地说:“从没有这么期待过开学,新校园新环境真好。”十年前,这里还仅有两栋旧楼,而今,崭新的智慧化校园在晨光中熠熠生辉,环保塑胶跑道色彩炫目,直饮水机热气氤氲着课间喧闹。

开学首日,经开区实验小学一年级新生穿过成长之门。

这是经开区教育十年蜕变的缩影。风铃木托育中心一枝独秀,幼儿、中小学教育百花齐放,特色教育拔节生长……十年间,经开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区“1369”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开展特色教育,软硬件环境不断升级,推动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学校自主特色发展、区域优质均衡发展,绘就一幅全面教育生动图景。

从旧楼到智慧校园的蜕变

硬核升级 夯实教育根基

“新教学楼、新餐厅、新操场,还有室内体育馆……再次踏入校园,它变得我都有点不认识了!”9月1日,经开区实验小学迎来开学日,崭新的校园让孩子们耳目一新。“现在的学校更宽敞更明亮,特别期待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张竞文说。

近年来,经开区党工委管委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企兜底”的思路,制定并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自2021年以来,经开区启动中小学新建改扩建工程,投入资金10.29亿元,新建新港小学、五洲中学、西苑学校、蒿泊中学4所学校,改扩建皇冠小学、蒿泊小学、实验小学3所,累计增加优质学位8185个,“就近入学”难题得到全面缓解。

走进蒿泊中学,橙红色的教学楼洋溢着青春活力,平整宽阔的“绿毯”体育场静待学子奔跑。该学校于去年正式投入使用,校长郭志军感慨道,“各方面建设都是拔尖的!”师资配置也同步优化,学校今年初一级部26名教师中,5名为新毕业教师,其中3人为研究生学历,形成老、中、青合理搭配。

“智慧元素”已深深融入经开区校园血脉。全区投入3900余万元新采购教学设施设备,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五洲中学创新引入“智能化自动接送系统”,实现人车分离、高效通行;全区新补充教师711人,培养市级以上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159人次,一大批名师、名校长脱颖而出;AI体育设备进驻蒿泊中学,学生自主锻炼、数据实时记录,“跳绳之星”“仰卧起坐之星”每周涌现……教育硬实力与科技力交织,正悄然重塑经开区教育生态。

从托育到国际教育的成长

无缝衔接 打通全链条教育

从托育到国际教育,经开区教育“版图”在不断延展与融合。

在龙润国际小区附近,全市首个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风铃木托育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营。这座集幼儿托育、早期发展、产后康复、儿童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机构,预计明年年初投入运营。智慧谷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我们以公益+市场化双轨运营,致力让威海家长告别育儿焦虑。”

学前教育阶段,国企办园新模式成效显著。智慧谷实验幼儿园旗下多个园区被评为山东省一类幼儿园。在万象城园,孩子们围绕游戏开展一日生活,尽享快乐的入园体验。园长王雪瑞说,家园合力正悄然改变着许多家长的育儿方式。

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的同时,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同样异军突起。2024年,经开区国企整体收购新北洋职业学校和常春藤外国语学校,培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品牌。

去年9月,威海智慧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正式开学,聚焦威海八大产业集群,设立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健康管理等15个专业,与产业匹配度达95%。

在智慧谷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正在操作无人动力船。

在这里,车间就是课堂,项目就是教材。智能制造专业学生张翱能够熟练识读2D、3D图纸,甚至独立组装液压系统;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自营商店轮岗,掌握从选品到售后全流程;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作品被多家公司采用……“我们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而是让每个人才都有出彩的机会。”校长鞠伟表示。

国际教育方面,智慧谷职业学校设立日本留学国际班,引入日本留学考试(日语+EJU)教学课程体系,直通日本本科大学。智慧谷教育公司旗下常春藤国际学校保持亮眼成绩:90%以上学生考入世界排名前100高校,100%进入前200名。学校分设亚洲班、欧美班,助力孩子走向世界。

智慧谷社区学院去年12月入驻皇冠花园、海瞳、金城、文峰、丽都5个社区,开展普惠性课后托管服务、公益性民俗体验活动;与新都花园、万鑫、万象城、文山等社区开展联动,持续优化社区教育服务工作,在社区“15分钟生活圈”内构建“幸福课堂”,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

从一座托育园,到遍布全区的幼儿园;从夯实义务教育,到贯通职业与国际教育……经开区构建起“托育—学前—义务教育—职业/国际教育”全链条教育体系,为孩子提供个性成长的路径。

让每个孩子都找到“闪光赛道”

一校一绝活 绽放特色育人华彩

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启迪、个性的绽放。在经开区,几乎每所学校都在尝试回答同一个问题:如何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初中校园里建起科学实验室,哈工大专家做“科学校长”,学生首次参加全市机器人比赛夺得奖牌……作为威海实验高中附属中学的五洲中学,走出了一条特色教育之路。

新学期伊始,学校开设特色课程,语数英三门学科老师每天分层走班。即保持行政班级不变的同时,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成绩及个人意愿进行分层教学。

“学生在部分课程中会根据自身水平进入不同层次的班级学习。这种模式不仅教学内容因层次而异,还会根据学生成绩动态调整班级分配。”五洲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华玉说,此举在全市是首次尝试,这一特色也得到许多家长的支持。

五洲中学注重特色教育,培养学生一技之长。去年,21名学生组成的智能设计竞速车校队,参加2025年威海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15名学生获奖并包揽市级一二三等奖。因为学校接触机器人比赛,又因机器人比赛而爱上学校,学生韩嘉懿说:“我要好好学习,希望成为一名实验高中科创生。”

青岛路小学则将百草园搬进校园。孩子们亲手种植鱼腥草、薄荷,在劳动中感知中医药文化。“采摘时闻到浓浓的鱼腥味,才知道它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学生王雪锜说,“每周三的中医养生课是最受欢迎的课程!”学校采用“中医药文化+N”模式,开发校本课程,设立膳食养生、香囊制作等社团,让传统文化扎根童心。

在经开区,特色教育遍地“开花”:蒿泊中学依托AI体育设备,推动每日锻炼,体质检测成绩名列前茅;皇冠小学打造班级合唱团,夺得全区文艺比赛一等奖;智慧谷职业学校学生丛煜鹏从沉默少年成长为校广播站主力,邵柏然成为直播带货“小达人”……“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特点、人人有特长”的育人生态正在形成。

十年磨一剑,教育终成荫。经开区紧紧围绕“提升教育品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目标,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全力推动教育事业向更加优质、均衡、高质量的发展方向稳步迈进。(记者:文/图 李万玉)

来源:威海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