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女篮国手李月汝在9月8日的团队直播中透露,她正在推进收购一支欧洲女子篮球俱乐部的计划,此举旨在为更多中国球员开辟赴欧打球的通道,降低她们留洋的门槛。
中国女篮国手李月汝在9月8日的团队直播中透露,她正在推进收购一支欧洲女子篮球俱乐部的计划,此举旨在为更多中国球员开辟赴欧打球的通道,降低她们留洋的门槛。
这意味着26岁的她可能在保持现役球员身份的同时,新增俱乐部管理者的角色,成为中国女篮历史上首位拥有职业联赛球队的中国现役球员。
目前李月汝方面已与土耳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四个国家的俱乐部展开实质性谈判,其中与土耳其超级联赛和法国甲级联赛的谈判进展最为迅速。虽然具体落地时间和最终收购对象尚未确定,但基于已公开的收购意向及经纪人的确认,这项跨国交易预计将在不久后正式官宣。
李月汝在直播中坦言,过去两年在欧洲打球的经历让她积累了人脉和资源,如今希望利用这些资源回馈国家。她深知团体运动不能仅靠个人力量,因此想通过搭建球队平台,让更多中国球员能在欧洲赛场获得锻炼机会,而不用过分纠结于短期输赢。
她注意到,许多国内球员渴望去欧洲打球,但常受限于机会、条件等各种现实因素,她的目标就是帮助大家打破这些限制。
欧洲篮球俱乐部,尤其是女篮队伍,收购成本并非高不可攀。许多从NBA退役的球星也有类似投资行为。不过,欧洲篮球运营并非暴利行业。参考皇家马德里和巴塞罗那这类豪门的最新财务报告,其篮球部门在2023-24赛季分别亏损了2083万欧元和1034万欧元。
WNBA联赛目前也处于亏损状态,欧洲女篮联赛的薪水水平则更低,男篮球员余嘉豪近期就确认其留洋月薪仅为2000欧元。因此,李月汝此举的商业盈利并非首要目的,其初衷更多是出于推动中国篮球发展的公益情怀。
从操作层面看,李月汝很可能并非独自完成收购。比较常规的做法是她利用自身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行牵头,与一些投资人组建团队共同收购,她本人可能以小股东身份参与其中。这背后显然有高人指点和其他投资人的助力。
媒体人付政浩也将此与2002年著名篮球经纪人夏松应立陶宛篮协之邀投资控股该国克莱普达海神篮球俱乐部,以及2009年姚明在NBA受伤后接手上海男篮的往事相提并论,指出这都是中国篮球人推动中外交流的举措。
李月汝的留洋生涯相当丰富,她曾效力于芝加哥天空、西雅图风暴、洛杉矶火花、达拉斯飞翼等WNBA球队,以及土耳其的贝希克塔什、博德鲁姆、加拉塔萨雷和梅尔辛等俱乐部。本赛季她转会至达拉斯飞翼队,场均贡献7.4分和5.8个篮板,逐渐赢得球队信任。但不幸的是,她在8月份遭遇左膝前交叉韧带(ACL)扭伤,导致WNBA赛季提前结束,目前正处于膝伤恢复期。她也因此缺席了今年的女篮亚洲杯。
尽管受伤,李月汝作为国家队内线核心之一,与韩旭、张子宇组成的内线组合仍被视为中国女篮未来对抗欧美强队的重要保障。
她连续两个赛季放弃在WCBA拿高薪的机会,选择留洋征战。其本赛季的欧洲之旅也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加盟的土耳其升班马博德鲁姆女篮存在欠薪问题,她随后转投加拉塔萨雷女篮并帮助球队在多场关键比赛中取得佳绩。
李月汝收购欧洲俱乐部的计划,展现了中国新一代运动员不再局限于个人竞技成绩的提升,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经验和资源为整个体育事业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这种“传帮带”的格局和超越年龄的担当,赢得了众多媒体人和球迷的赞赏,被认为是为中国篮球的国际化发展探索一条新路。
如果成功,未来中国女篮球员的留洋之路或许将不再只是孤身闯荡,而是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海外根据地和跳板。
来源:白菜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