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在乌克兰苏梅州靠近俄乌前线的萨德基村,战火再起。一支哥伦比亚籍雇佣兵连队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发现周边林地出现了可疑部队,正在加紧构筑野战防线。根据经验判断,他们认为这是一支俄军小股部队意图前推,于是决定先发制人。
俄军侦察小组拍下了全过程,全程观看乌军和盟友“自相残杀”。
在乌克兰前线,一支乌军部队和一支外籍雇佣兵部队居然连续激战两天,直到最后才惊觉对方是友军。
这个国际大乌龙太给乌军和北约丢脸了,怎么打了两天都没发现是友军,难不成乌军前线的联络已经溃败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吗?
日前,在乌克兰苏梅州靠近俄乌前线的萨德基村,战火再起。一支哥伦比亚籍雇佣兵连队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发现周边林地出现了可疑部队,正在加紧构筑野战防线。根据经验判断,他们认为这是一支俄军小股部队意图前推,于是决定先发制人。
哥伦比亚雇佣兵不是新手。这些人中有退伍军人、前特警人员,甚至还有接受过美军训练的个体。他们迅速包抄,利用夜色向目标发起第一轮攻击,动用了步兵、轻型火炮和无人机协同打击。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这是一场标准的战术突袭。
但问题来了。他们打的并不是俄军,而是乌克兰第80空中突击旅的前线部队。被突袭的乌军同样陷入混乱,误以为遇到了俄军偷袭,迅速组织反攻。
自此,战斗进入胶着状态,双方各自请求支援、调动火力,激战持续整整两天,战场上炮火不断,无人机对地打击密集。
俄军侦察小组在远处观察整个过程,最初还以为是乌军与雇佣军协同作战,直到看到双方互相开火、甚至展开短兵接触,才意识到出了大问题。
两天后,双方上级通过后方通讯系统才逐步理清身份。这才得出结论: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友军互殴。战斗停下时,死伤人数已经相当惨烈。俄军侦察人员表示,我们从未见过敌人打得这么狠,结果原来是在打自己人。
这是一次军事上极为低级的识别错误,也是一次代价极为惨重的战场乌龙。但这起事件之所以震撼,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真实地展现了乌克兰军队目前所处的困境。
现代战争中,最基本的作战原则就是识别友敌、保持通讯、统一指挥。但这三个原则,在这次乌军与雇佣兵的误击事件中,统统失效了。
哥伦比亚雇佣兵部队和乌军第80旅属于同一作战阵营,理论上应当共享情报、协同作战。但在实际执行中,双方完全没有任何身份确认与情报交换。
问题不止出在雇佣兵身上。乌军第80旅作为乌克兰空中突击部队的一部分,理应具备较高的战场反应能力和识别机制,结果却在遭遇袭击时第一反应是还击,而不是确认。这意味着,他们对战场识别的依赖严重不足,通讯机制形同虚设。
这种互殴可能源于战场压力过大,以及各部队之间缺乏标准化的识别系统。例如,没有统一的战术标识、没有实时共享的部队位置坐标、没有有效的身份认证机制。这些在美军体系中早已是常规操作,但在乌军目前的状态下,仍停留在“靠喊话确认”的阶段。
而通讯断链问题,也已经不是首次被外媒披露。早在俄乌爆发之初,英国《卫报》就曾报道乌军在前线通讯中频繁中断,甚至需要使用手写纸条传递命令。到了2025年,情况并无本质改善。尤其是混编部队之间,语言差异、系统兼容性问题更为突出,导致现场指挥几乎无法进行。
乌克兰引入外籍雇佣兵,并不是从2025年开始的。自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爆发后,乌克兰就启动了所谓国际军团招募计划,面向全球吸收志愿者参战。
据哥伦比亚官方近期披露,目前约有5000至6000名哥伦比亚籍雇佣兵在乌作战。死亡率高达10%至12%,也就是说,每10人中就至少有1人战死。
哥伦比亚不得不公开承认这一现状,并紧急呼吁国会批准《联合国反对招募雇佣军公约》,以遏制本国公民持续流向战场。
哥伦比亚雇佣兵的加入,对乌军来说是一种补充行为。乌军正规兵源大量消耗,训练周期长,兵员补充严重不足。在这种背景下,雇佣兵成了填补战斗空缺的唯一捷径。但这种买来的战斗力,并非没有代价。
雇佣兵并不属于乌军正规体系,训练背景、语言系统、战术风格各不相同。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统一的战前磨合与协同机制,导致战场上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极易发生误判。
雇佣兵的忠诚度本就成疑。他们参战的动机以金钱为主,对战局走向、军事目标并无兴趣。这种心态下,一旦局势不利,很多人选择撤退、甚至转投其他利益方。乌军对他们的依赖越深,风险就越高。
此次事件中,哥伦比亚雇佣兵表现出的攻击决心和战术素养其实并不低,但由于缺乏与乌军的协同机制,最终酿成惨剧。
可见,乌军的兵力体系已经难以维持。主力部队长期作战,伤亡惨重,新兵训练跟不上,自愿参军人数持续下降。雇佣兵虽然填补了数量,但无法代替正规军的战斗意志与系统素养。
从指挥链条到情报系统再到战术协同,乌军面临系统性失效。前线部队各自为战,后方指挥难以触达,整个作战体系在高强度战争中出现断裂。
一旦类似“友军互殴”的事件被广泛传播,将对乌克兰国内士气和国际支持产生巨大打击。盟友可能因此质疑乌军的组织能力,民众也会对战争的正当性产生动摇。
而这一切,恰恰给了俄罗斯可乘之机。俄军在这次事件中未费一枪一弹,却看着乌方自乱阵脚。这种混乱比被俄军打败更具杀伤力。
参考资料:
俄军对乌克兰多地实施打击
2025-09-08 10:03·光明网
来源:议史纪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