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GB350C把全部预算砸在镀铬和棕色皮座上,连排气管都要做成鱼雷造型,摆明了说:骑我就是回到昭和。
3万块买复古摩托,本田直接甩出两张一模一样的脸,就让你猜哪一张才是真心。
GB350C把全部预算砸在镀铬和棕色皮座上,连排气管都要做成鱼雷造型,摆明了说:骑我就是回到昭和。
CB350把圆灯换成LED,挡泥板拉长一截,告诉你:复古可以,但得带USB充电口。
两台车排量都是348毫升,马力差0.7匹,官方数据只差一杯奶茶的热量,本田把差距缩到最小,却把选择困难症放到最大。
这一招是老套路。
20匹的风冷单缸,五挡加滑动离合,放在3万价位就是黄金组合,不高不低,正好卡在城市通勤不会被嫌慢,周末跑山又不会嫌闷。
本田算过账,再往上加动力,用户会盯着川崎Z400,往下减,直接掉到国产250的厮杀区。
于是20匹成了护城河,挡泥板和灯壳成了武器。
GB350C的鱼雷排气管不仅是装饰,它把声音调得低沉,怠速时像老式音响开机的嗡嗡声,年轻人听了以为是情怀充值,年纪大的以为找回了年轻时那台CG125。
本田用声音做时间机,省下一块液晶屏的钱,把复古的幻觉塞进耳朵。
CB350的LED圆灯看着温和,其实里面藏着导光条,夜间点亮后是一圈白色天使眼,拍照发社交软件直接出片。
本田知道买这车的人,骑车只占一半用途,另一半是停在咖啡店门口等人点赞。
加长的前挡泥板不是为了挡水,是为了让镜头能多捕捉一条镀铬线条。
两台车都给了前后碟刹加双通道ABS,本田不再玩高低配把戏,因为用户已经学会看配置表。
3万元区间一旦少了ABS,抖音评论区能把销售骂到关直播。
于是本田干脆全系标配,把安全配置当成入场券,省得销售解释。
座高都是800毫米左右,一米七的人双脚前脚掌着地,正好营造“骑大车”的体面,又不会吓退新手。
油箱容量15升,百公里油耗官宣2.5升,算下来一箱油能跑600公里,足够从广州跑到厦门再回头。
本田把续航做成安全感,让车主在摩旅路上找不到理由换车。
重量方面,整备质量190公斤,比同排量街车重10公斤,这10公斤全部长在镀铬件和金属挡泥板上。
推车的瞬间你会怀疑人生,跑起来后多出来的重量变成稳重的错觉,像穿了一双工装靴,走路嫌沉,站着显范儿。
经销商透露,GB350C订车周期三个月,CB350现车充足。
本田把生产线玩出了饥饿营销,把复古人群最想听到的“限量”两字写在提车时间上。
其实两车产能一样,只是排班表前后挪了挪。
选GB350C的人,大概率衣柜里有牛仔夹克和皮手套,周末去老城区拍照。
选CB350的人,手机壳是磨砂黑,喜欢把反光镜换成短柄,停在写字楼地下车库。
本田用两块挡泥板,把同一个人白天的西装和晚上的T恤拆成两个型号。
真正该关心的是二手保值率。
CB350因为现车多,一年后价格掉一成;GB350C等车久,二手车反而加价。
本田把金融游戏藏进了镀铬,让买车变成炒股。
选车之前先照镜子,看看今天的自己想扮昭和还是想发抖音。
复古到底是做给别人看,还是让自己爽?
来源:自动挡汽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