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的资产属性质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9 18:15 1

摘要:保险资产的属性正在经历深刻变革,这主要由市场利率环境、监管规则和会计准则的演变共同驱动,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质疑和挑战。下面我将为你梳理这些变化和相关的讨论。

保险资产的属性正在经历深刻变革,这主要由市场利率环境、监管规则和会计准则的演变共同驱动,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质疑和挑战。下面我将为你梳理这些变化和相关的讨论。

一、保险资产配置的结构性转变

近年来,保险资金的运用呈现出“固收降、权益升”的明显趋势,资产属性更加多元和主动。

1. 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提升,但收益承压: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6.2万亿元,债券配置规模占总投资规模的49.3%,创历史新高。但其收益率已普遍降至“3%+”区间,优质资产收益率甚至进入“2%+”时代,难以覆盖险资的刚性负债成本。

2. 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加大: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险资股票配置余额达3.1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6%。投资方式上,更青睐高分红、高ROE(净资产收益率) 的股票,以及通过举牌和长期股权投资进入优质上市公司,特别是在银行、公用事业、交运等领域。

3. 另类投资模式转型:传统的非标债权资产(如债权投资计划)持续收缩,2025年上半年登记规模仅2122亿元,不足2024全年的35%。取而代之的是:

* 资产证券化(保险ABS):2025年上半年登记规模达1800.96亿元,同比上升46.15%,成为盘活存量资产的重要工具。

* 股权投资计划与私募基金:2025年上半年,股权投资计划登记数量增120%,规模涨188%;保险私募基金规模暴涨524.9%。资金密集投向绿色能源、养老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等与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相关的领域。

二、驱动资产属性变化的核心因素

1. 低利率环境与“资产荒”:30年期国债收益率向下突破2.0%。这使得保险公司以往依赖的固收资产收益大幅下降,不得不通过增加权益资产配置来寻求更高的投资收益,以匹配负债端的成本。

2. 新会计准则(IFRS 9 & IFRS 17)的影响:新准则的实施对险企的资产分类和利润核算产生了深远影响。

* 金融资产分类变化:IFRS 9将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FV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FVOCI)、以摊余成本计量(AC) 三类。

* 利润波动性加剧:更多权益资产被计入FVTPL科目,其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放大了资本市场波动对险企利润表的影响。

* 举牌的会计动机:通过“举牌”并将股票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可以采用权益法核算。这样,股价短期波动不影响利润,只有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按份额计入投资收益,起到了平滑利润的作用。

3. 监管政策的引导:

* 偿付能力监管:“偿二代二期”工程对实际资本的认定更加严格,影响了险企的资产配置策略。尽管过渡期有所延长,但资本占用更少的优质权益资产可能更受青睐。

* 风险分类新规:《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要求按照穿透原则识别风险,对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和不动产类资产提出了更严格、更精细的风险分类标准。这促使险资必须提升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不能仅看表面评级。

4. 负债端特性的倒逼:寿险资金体量大、久期长的特性,要求资产端必须找到能与之匹配的长期投资标的。能够提供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如高分红股、物权物业)以及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资产(如战略新兴产业股权)变得更具吸引力。

⚠️ 三、伴随变化的质疑与挑战

1. 利润波动性加剧:尽管通过长期股权投资可以平滑利润,但新会计准则下,大量资产计入FVTPL,可能导致险企利润随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引发市场对其盈利稳定性的担忧。

2. “资产荒”与收益压力:在低利率环境下,优质固收资产稀缺,而转向权益投资虽然可能博取更高收益,但也意味着承担更多风险。能否真正找到足够多的高分红、低波动资产来覆盖负债成本,是巨大的挑战,存在潜在的 “利差损”风险 。

3. 股权投资的能力与退出挑战:另类投资转向股权和资产证券化,要求险资具备更强的主动管理能力、行业研究能力和投后管理能力,这与过去依赖固收投资的模式完全不同。同时,股权投资退出难度大、周期长,市场流动性相对较差,如何成功退出并实现收益是一大考验。

4. 风险识别的复杂性:《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强调穿透管理,这意味着险资需要穿透层层产品,识别最底层资产的风险。这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复杂,对险资的风控体系提出了极高要求,如何真正落实穿透原则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穿透,是一个现实质疑。

四、未来展望

保险资产的属性变化是市场环境、监管导向和自身需求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未来可能会有以下发展方向:

* 继续追逐优质权益资产:预计险资会继续增持具有高分红、高资本增值潜力、高ROE 属性的上市企业。

* 强化风险管控能力:应对更复杂的风险分类和穿透管理要求,险资需投入更多资源建设风控体系,并可能引入AI、区块链等技术优化风险定价和管理。

* 发展与股权投资相匹配的退出机制:发展S基金(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公募REITs 等退出路径,构建“投资-运营-退出”的闭环,将是重要方向。

总结

保险资产的属性正从过去以固定收益类为主、追求稳定票息,向加大权益配置、追求分红与成长性转变,同时另类投资模式也从债权驱动转向股权和资产证券化驱动。

这些变化的核心动力是应对低利率环境和会计准则变化,并响应监管引导。然而,这也带来了利润波动加大、资产荒与收益压力、主动管理能力要求提升以及风险识别复杂性增加等质疑与挑战。

保险资金的运用始终需要在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寻求平衡,其资产属性的演变也将持续下去。

来源:私享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