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耳机生产商QoA,于今年9月8日正式推出与日本ACG一线歌手“蓝井艾露”联合开发的高端有线耳塞“蓝雾”,英文型号Misty Blue,售价仅1499元,配置2动圈2动铁。
国内耳机生产商QoA,于今年9月8日正式推出与日本ACG一线歌手“蓝井艾露”联合开发的高端有线耳塞“蓝雾”,英文型号Misty Blue,售价仅1499元,配置2动圈2动铁。
和4年前蓝井艾露与索尼定制耳机合作的近两万元限定款不同,此次QoA蓝雾是这位歌手首次深度参与耳机外观与调音,旨在展现其多年演唱会实战经验下对耳机产品的认知。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蓝雾”的发布,代表了国产HIFI耳机迄今在商业和专业所结合的领域上,最大的一次突破,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蓝井艾露:
1988年11月30日出生,已出道14年,是索尼音乐娱乐旗下的日本80后现象级歌手。
凭借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和压倒性的舞台表现力,这位歌手兼作词人在世界各地的动漫迷中获得了强烈支持。
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蓝井艾露从很年轻时便开始追求歌手和作曲家的双重职业生涯。后来,发现她才华的音乐制作人安田史生向她推荐了职业音乐之路,并于2011年10月以TV动画《Fate/Zero》的ED主题曲《MEMORIA》正式出道。这首歌迅速成为当年热门曲目,而她的名字也成为动画音乐世界中坚不可摧的印记。
之后又发布了许多大热动画主题曲,包括「IGNITE」、「约定」、「流星」、「艾莉丝」、「I will…」(《刀剑神域》系列主题曲)、「AURORA」(动画《机动战士高达 AGE》主题曲)以及「青金石」、「翼」(《阿尔斯兰战记》系列主题曲)、「天狼星」(《杀戮都市》主题曲)等。
在已公开的耳机开发采访录中,可以窥见蓝井艾露对耳塞音质的苛刻要求,这与QoA之前那些仅担纲代言的歌手、声优有着本质区别。
关于音质,她表示:
“与QoA工程师进行了多次试制,由于调校的不同,有时会感到“啊,歌声有点混浊了”或者“这个声音有点冷”。每次都会进行详细反馈,这样逐渐接近理想的音质。最终我认为(目前)这个声音不仅丰富了人声,还拥有轮廓鲜明的低频。在透明的中高音域中,人声音域向前突出,同时乐器的分离感和声场的宽度也没有妥协,取得了平衡。”
另外,日媒采访蓝井,问其曾演唱过《Fate/Zero》、《刀剑神域》、《杀戮都市》等众多动画主题曲,那对于这次在Misty Blue(蓝雾)中听到的这些歌曲印象如何?
蓝井艾露表示:
“例如,IGNITE」在Misty Blue耳塞中听到时,低音更浓郁,同时声音的本真保持不变,(泛音)回荡开来,会让人不自觉地情绪高涨。
像「青金石」这首歌曲,可以感受到声音的余韵和空间的距离感,仿佛是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在「MEMORIA」等歌曲中,弦乐的展开非常美丽,甚至有置身现场演唱会的感觉。
第一次听到MistyBlue时,我想,“啊,这种声音,甚至可以再现现场演唱会的临场感。”因为我非常重视在演唱会中声音的共鸣和在空间中的传播,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讲究的部分。”
“蓝雾”的包装、收纳包、附送的手机小尾巴以及耳塞本体,全都融入了蓝井艾露音乐主题中的元素。
关于耳塞腔体的设计和手绘技法,据悉是为了表现歌手主题颜色“青”中的复杂色调,特意参考了风、海流、海中流砂(象征时光)以及渐变的夜空,旨在传递出一种“时间被冻结于星尘中”的概念。
蓝雾的左侧面板嵌入的是QoA品牌名,右侧是EirAoi,蓝井艾露的艺名。两边的字迹凝练写意,光线下熠熠生辉,很漂亮。
前腔(底壳)不是黑色,而是一种非常暗的蓝,像是渐入夜色的天空。
可换插头的设计,标配3.5和4.4两种插头。线材粗度适中,四股编绞,线芯成分为单晶铜镀银,外皮是光泽感很不错的PVC材质。除线身上的金属辅件为银白之外,其余都是蓝色。
我手里也有收藏多条蓝色耳塞,但“蓝雾”的美感无疑是其中最高的。另外,发烧圈子里,我知道也有挺多人偏爱蓝色。
关于音质:
阻抗30欧,灵敏度105±2dB,易推性中等,潜力较大。
实测连接苹果IPAD、索尼ZX706(两个耳机孔)都有不错的满足感,但从推得舒展或过瘾的角度看,一些较高级手机小尾巴或大推力播放设备的4.4口,还是挺有必要的。
“蓝雾”的开发过程,我简单参与过其中几个版本的品鉴。其中有一版声音特通透,很有监听发烧友喜爱的那种纯净。但蓝井艾露对那个版本并不满意,她要求增强低音,且高频(解析)不能太噪,这ACG爱好者可能都懂。于是后来几经优化和变动,最终实现了她认为的足够好的音质,下图是频响曲线。
60Hz之前极低频相对于中高频来说,能量充沛,轻微偏多,但低频量感的衰减却挺合理;
200到1000Hz的平直度很不错,可以提供一个足够自然的中频基础;
再往后,科学HIFI耳塞常见的3kHz附近常见的峰被削除,但并未明显凹陷,这样处理可优化人声柔和度,而且不会明显降低中音域密度和解析,但有可能会略微影响低频动态(凝聚);
从中高频到高频,“蓝雾”的增益都控制在了6dB内,同时整体能量的衰减像是结合了美国知名测量媒体Rtings的偏好曲线(5.5kHz-7kHz)和新加坡Crinacle的中性曲线,也就是说它可以给出一个明亮且自然的高品质高音。
最后,负责极高频的娄氏动铁单元,不论听感还是测试,我觉得都能给出明晰且不突兀的听感,而这对于热衷中高频乐器或空气感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大概率会是个“听觉福利”。你是可以从喧嚣的场景中,听到那一丝丝,一缕缕渐逝的甜美泛音。
小结:基于频响和试听,“蓝雾”的基本声音特征是,适度增强的低音,自然饱满亮度适中的人声,明晰的高频,柔和而丰富的高频泛音。
除极低频相对凸显,不太HIFI,显得更趋近于某些音乐场景下的氛围增强,其余频段的自然度和解析度都处理得非常不错。全频底气足,密度感适中,中频结像饱满。高频作为点睛之笔,集“弹性”、“自然”和“高瞬态”于一体,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其音色的高级感。
事实上,索尼的高端舞台监听耳塞IER-M系列(如上)在开发期间,工程师与歌手的交流过程中,后者也提到过低音要增强的想法,故最终反馈到频响曲线上,也就是这两款耳塞的低频增益都达到了7dB,而这恰巧与蓝井艾露QoA合作开发的“蓝雾”一致(很接近)。
差异?IER-M7的重点是“监听”,其在3.5kHz有个略明显的凸起,结合全频来看,这会增强它的动态和明晰度,间接提升声音的硬朗感。而“蓝雾”则更重视音乐性,有着相对更平滑的不特别凸显“锐利感”的柔和低频和中高频曲线。有意思的是,这种调校让它有了一个小胜索尼的地方,即5k到7kHz会提供更丰富、自然的泛音,同时这也会提升它高音的“甜度”,不至于像监听耳塞那般过硬。
相似?两者人声口型都较近(2k到5k之间的频幅响应有轻微相似性),但相对来说,M7会更近一点。
对比Softears Volums S(低阻模式),这两款都有着相似的低音增强效果和幅度,但高频延展和人声的饱满鲜明度,“蓝雾”却优势不小,听着会更鲜活,更容易有情感被宣泄充分的感觉。而Volume S则内敛挺多,人声口型偏小,距离也较远,不太会有“直面”乐器和人声的亲近感。
当然,造成这两款耳塞声音风格差异的,是幕后调音人对音乐的理解。
Softears是希望这个耳塞能把中性克制与增强型低音充分结合,打造出一种基于品牌特性的科学流行声。而QoA与歌手联合开发的“蓝雾”,则是基于蓝井艾露近二十年来的创作、聆听以及演唱会的实战经验,它是希望将“临场感”与“歌手角度的音乐性”融为一体,以实现乐感层面的高满足度。
我看了下海峡两岸两位大佬对当年索尼Just Ear多款歌手联名定制耳塞的横评,他们都提到蓝井艾露版更好听,即相对LiSA版的汹涌尖锐和泽野弘之版的肃穆宏大,蓝井艾露版最均衡和温情。
然后,我再看手里这个“蓝雾”以及那份日媒采访,忽然就懂了,原来蓝井艾露是把她对音乐的审美从近两万元的索尼定制耳塞延续到了这次的QoA“蓝雾”上。
事实上,我听蓝雾断断续续已有俩月了,期间也时不时对比其他的塞子或头戴。发现,如果是听蓝井艾露或是某些日本女歌手的音乐,那还真没几个能像它那样能彻底体现出歌手嗓音和配器的独到韵味,所以从ACG(复杂编曲)音乐角度出发,“蓝雾”确实很耐听,也够悦耳。我认为它的声音基因里是有一种温润而不刻意的爆发力。这会打动人心。
另外,对于中小编制的器乐演奏、爵士、摇滚、嘻哈和民谣这些,“蓝雾”也可以驾驭的很不错,它优化过的蓬松低音、中正人声和层次分明的高音,会让你不由自主的注意到编曲或唱作人的意图。
“蓝雾”提供了三种类型的耳套,两种大孔,一种“中等”孔径。后者相对HUFI,前者更透明。
不同的搭配会有不同的声音。“蓝雾”的揭示力很高,能敏锐地反馈出前端的声音特性。
比如IPAD下,它的声场和分离度就非常好,声音风格大气舒展,但低频存在感较为一般,声音略薄,也比较偏冷。
而切换到索尼ZX706(建议平衡口),同样使用大孔耳套,整体音色就是冷调的中上盘与暖调的极低频所交织出的一种温润感。低频下潜很明显,人声口型略有收缩,高频精致华美。横向声场表现不出彩,高度和纵深倒是很不错。
再切换到山灵M3 PLUS,三频厚实度增强,整体能量又开始均衡,听着像是IPAD横向声场削减,厚实度增强的效果,然后音色是轻微偏暖。
以上就是QoA蓝雾的全部解读,我本人觉得它具有柔和的调性和细腻的解析,值得ACG或杂食性音乐爱好者重点留意。鉴于它的商业企划和设计完成度都很不错,且价格比我预期的1899元要低很多,能在高端耳塞中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性价比,故特别推荐!
来源:音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