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比分那一刻,还以为眼花了——5-11、4-11、6-11,国乒俩小姑娘一局没咬下来。
“22分钟,被削到怀疑人生。
”
刷到比分那一刻,还以为眼花了——5-11、4-11、6-11,国乒俩小姑娘一局没咬下来。
点开回放,更窒息:对面日本双削像自带慢放滤镜,一板削得比一板转,石洵瑶/钱天一越拉越离谱,球不是飞屋顶就是扎网窝,弹幕齐刷“大型吃旋现场”。
别说观众,场边的教练都快把暂停牌捏碎。
第三局5-3领先,暂停回来愣是连丢6分,最后一分钱天一直接拉空,拍子挥到空气里,那表情——肉眼可见的“我是谁我在哪”。
削球真这么玄?
说白了就三招:够转、够低、够飘。
桥本帆乃香/佐藤瞳把这三样玩成组合拳:一个削底线逼你退台,一个削短球让你够着打,节奏忽快忽慢,像开车一脚油一脚刹,国乒小姑娘全程晕车。
数据更扎心:三局主动失误17分,比对手总得分还高,等于白送一整局。
有人吐槽“新生代连削球都搞不定,奥运咋办”。
别急着唱衰,翻下赛程就懂——这站比赛国乒主力全在澳门打冠军赛,阿拉木图派的是“二队练级局”。
石洵瑶、钱天一平时打公开赛都少,合练时间满打满算两周,碰上人家磨了五年的老搭档,被上一课不冤。
再说削球本身就在联盟边缘,国际赛遇一次少一次,平时队内陪练都找不着,冷不丁撞上,手生到像第一次拿拍。
可警钟确实响了。
东京奥运前,刘诗雯/许昕就吃过水谷隼/伊藤美诚的削球发球的亏;巴黎周期,日本把双削当秘密武器养,专练“让国乒难受”的小众赛道。
这次阿拉木图,人家就是冲着“刷经验+攒积分”来的,400分到手,世界排名蹭蹭涨,下次抽签就能提前避开中日主力,淘汰赛再蹲你,心态稳的一批。
怎么破?
说穿了也简单:把削球从“选修”变“必修”。
队内陪练名单得加上长期削球专员,最好把侯英超、马特这些“老削”返聘回来,每天让主力抡个够;青少年梯队更得从小喂旋转,别等上一队才临时抱佛脚。
当年张怡宁为破金暻娥,硬是把训练馆球网调高两厘米,专练过网急坠,后来见一次灭一次——方法土,管用。
当然,球迷也别一棍子打死。22分钟的溃败看着窝火,可换个角度:输球在9月,不是7月奥运现场;暴露问题在常规赛,不是世乒赛决赛。
还有十个月,足够把“削球恐惧症”写进训练计划,再端上桌的就是解药而非毒药。
下回再碰桥本帆乃香/佐藤瞳,要是能把旋转算到半圈以内、拉冲吊结合,让对面满场捡球,今天这口闷气才算吐干净。
竞技体育的剧本向来如此:先被上课,再交作业,最后反手一张满分卷——时间够用,看国乒交卷速度。
来源:灿烂明月x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