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创造医学历史,美国男子接受猪肾移植六个月后仍然存活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18:24 2

摘要:67岁的蒂姆·安德鲁斯创造了医学历史。这名美国患者接受转基因猪肾移植后存活超过六个月,成为人类异种器官移植领域迄今为止存活时间最长的案例。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为数百万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更标志着解决全球器官短缺危机的关键技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的转折

67岁的蒂姆·安德鲁斯创造了医学历史。这名美国患者接受转基因猪肾移植后存活超过六个月,成为人类异种器官移植领域迄今为止存活时间最长的案例。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为数百万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更标志着解决全球器官短缺危机的关键技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的转折点。

在全球器官短缺愈发严峻的背景下,安德鲁斯的案例具有里程碑意义。据统计,美国每天约有17名患者死于等待器官移植,而中国器官移植等待名单上有超过30万人,但每年仅有约1.6万个器官可供使用。这一巨大的供需缺口催生了异种移植技术的快速发展,预计2024年全球异种移植市场价值已达479亿美元,到2034年将增长至348.9亿美元。

安德鲁斯接受的猪肾来自生物技术公司eGenesis,该器官经过了精密的基因工程改造。与传统的器官移植不同,这头供体猪经过了三种核心基因修饰:首先移除三种可能引发人体免疫排斥的抗原,其次添加七种人类基因以降低炎症和出血并发症风险,最后灭活猪基因组中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消除潜在的跨物种病毒传播风险。

悉尼大学移植外科专家韦恩·霍桑指出,移植后前六个月是患者和器官风险最高的时期,可能出现贫血、器官排斥等严重并发症。安德鲁斯能够顺利度过这一关键期,说明基因编辑技术在解决异种移植核心难题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存活时间最长的异种移植患者是53岁的托瓦娜·鲁尼,她的猪肾功能正常运行了四个月零九天,最终因免疫排斥反应而被迫移除器官。安德鲁斯案例的成功表明,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在预防排斥反应方面取得了显著改进。

另一名54岁患者比尔·斯图尔特也接受了类似的猪肾移植,目前已存活三个月。两例长期存活案例的出现,为异种移植技术的可靠性提供了重要证据。

2025年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全球首个猪肾移植人体临床试验,标志着异种移植从试验性治疗正式进入临床验证阶段。这项由United Therapeutics公司主导的多中心开放式试验,将在严格的科学框架下评估转基因猪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几乎同时,eGenesis公司也获得了FDA批准,将在最多33名50岁或以上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身上测试其转基因猪肾。此外,该公司与英国生物技术公司OrganOx合作,也于今年4月获准开展转基因猪肝移植的安全性试验,进一步扩大了异种移植的应用范围。

这些监管里程碑的意义不仅在于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更为整个异种移植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从20世纪60至90年代动物器官移植患者存活时间仅4分钟到70天的历史记录来看,当前的技术进展堪称革命性突破。

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异种移植仍面临诸多挑战。除了技术层面的器官排斥、病毒传播风险外,伦理争议、成本控制、长期安全性评估等问题同样需要谨慎应对。专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优化基因修饰策略,开发更高效的基因编辑技术,以及建立完善的安全性监测体系。

从市场角度来看,异种移植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2024年全球移植监测套件市场价值达54.7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56.6亿美元,到2037年将超过95.7亿美元。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医疗界对异种移植技术商业化前景的乐观预期。

中国在异种移植领域也在加快布局。四川相关重点实验室近期公布的三年计划显示,将力争推动异种器官移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解决国内器官短缺问题贡献力量。

安德鲁斯的成功案例证明,异种移植已经从科学幻想走向临床实践。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监管框架的逐步建立,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或许很快就能用上经过精心设计的动物器官。这不仅将挽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更将彻底改变器官移植医学的未来格局。

霍桑表示,如果安德鲁斯能够达到12个月的存活期,将标志着异种移植技术取得"极好的长期结果",为这一颠覆性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铺平道路。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