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3岁,没团队,发一条视频只赚9块——当年跟谢娜同台的他,现在连被记住名字都难。
43岁,没团队,发一条视频只赚9块——当年跟谢娜同台的他,现在连被记住名字都难。
《红苹果乐园》首播那年,盛超22岁。剧里他是阳光校草,剧外通告排到凌晨。
同剧黄圣依凭一部电影杀进香港金像奖提名,谢娜靠疯丫头人设锁死芒果台。
盛超也狂,一口气签三部偶像剧,粉丝来信用麻袋装。
他以为会一直红。
现实是:30岁一过,片方电话停了,角色只剩男N号。
他想转型,没人带。
自己掏钱拍短片,投20个平台,点击破万都难。
直播带货试水,品牌方给的报价是:一小时500块,还要分走一半。
他把头发剃光,说省事,其实是掉发严重。
站在镜头前,瘦得锁骨凸出,网友刷屏:这谁?
当年同组的张继在成都开串串店,顾成栋卖红酒,朋友圈晒的全是中年肚腩。
他们仨聚会,不谈剧本,只聊孩子学费。
盛超复盘过:
一,流量平台三年一换,微博→短视频→直播,每换一次,老人就掉队一批。
二,演员一旦离开公司,数据立刻清零,平台算法不认识你。
三,观众记忆只有七秒,没有持续作品,名字很快成验证码。
再看黄圣依,背后一直有经纪人跟进新平台规则,提前半年布局小红书日常。
谢娜手握综艺版权,哪怕暂别舞台,节目重播还在替她刷脸。
差距就在这:有人升级系统,有人停在旧版本。
盛超现在每天做的事:
早上六点送女儿上学,顺手拍一条父子互动,剪完直接发。
晚上开一小时直播,不卖货,只聊剧组旧事,留住的观众不到三百,但他坚持。
他说,先把名字重新印回观众眼皮底下,再谈翻身。
他把饭馆盈利的一半投进一个微型内容团队,三个95后,写脚本、做剪辑、盯热点。
播了两个月,账号涨粉4万,接到一个游戏小广告,报价三千,他笑得像第一次拿男主角。
娱乐圈没有茶凉,只有保温层厚不厚。
人脉、作品、数据、现金流,哪一环漏气,都会瞬间降温。
不懂这招,下一个被忘记的就是屏幕前的你我。
保鲜靠三件事:持续输出,跟上平台,把钱砸进小团队。
直接抄作业,明天就用这3句话:
1.每周固定更新,露面比完美更重要。
2.新平台上线先注册占位,晚一周就少十万流量。
3.利润的一半投进能帮你剪视频的人,时间就是生命。
盛超说:翻红不是奇迹,是算账。
算明白的人,才配拥有第二次聚光灯。
来源:摩羯座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