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教练机获得西班牙订单,土耳其航空工业与空客开展合作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9 18:35 2

摘要:在伊斯坦布尔国际国防工业博览会上,土耳其航空工业公司(TAI)宣布与空客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生产由TAI研发的“霍尔杰特”超声速教练机,以满足西班牙的30架教练机采购需求。

根据《防务要闻》等媒体近期报道,在伊斯坦布尔国际国防工业博览会上,土耳其航空工业公司(TAI)宣布与空客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生产由TAI研发的“霍尔杰特”超声速教练机,以满足西班牙的30架教练机采购需求。

霍尔杰特,含义为“自由鸟”

TAI表示,该合作项目已推进了将近一年,预计在今年年底前与西班牙完成正式签约,并在2028年开始交付。

可以看出,TAI和空客的此次合作,其实是国际军机贸易中常见的“以市场换技术、换就业”模式。

一直以来,在航空工业的战略规划方面,西班牙并没有选择法国式的“独立路线”,而是选择融入由法国、德国和英国等主导的欧洲航空产业链,并作为欧洲空客集团的创始成员国,获得了部分空客产品的制造能力。此次空客与TAI达成协议,为西班牙生产霍尔杰特教练机,本质是土耳其向西班牙转让一部分技术和制造分工,以获得其市场。

事实上,土耳其自己就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该国战术飞机的研发能力是从F-16进口项目中获得的生产分包起步的。

A-400M

从2023年到2024年,曾有新闻报道称,西班牙一度向土耳其提议“以大换小”,即用6架A-400M战略运输机交换24架霍尔杰特教练机。

西班牙在A-400M的制造中承担了重要角色,负责该机设计和项目管理的空客军事公司(AMC,现已并入空客防务与航天)就在马德里,该机的平尾、发动机短舱、总装等制造分工也由西班牙负责。但后来土耳其政府否认了相关传闻,表示并没有计划扩大A-400机队数量规模。

2024年,西班牙正式宣布将采购新型教练机。四款候选机型除了霍尔杰特外,还包括意大利M346、韩国T-50和美国T-7。

首先落选的是T-7。这并不令人意外,该机直至2025年4月16日才完成高速弹射测试,证明其早期救生性能缺陷被有效克服。但最终,首飞更晚、同样未发展成熟的霍尔杰特击败了M346和T-50这两型市场口碑较好的飞机,中标西班牙教练机项目,还是相当令人惊讶的。

有一些报道称,这与2022年至2023年期间西班牙和土耳其两国签订了一系列加强合作协议,尤其是国防工业与技术合作有关。

F-5BM

根据新闻报道,目前土耳其和西班牙关于霍尔杰特的详细合作内容还没有完全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首批15—20架飞机需要尽快交付,以满足西班牙空天军的急切需求。西班牙空天军此前装备的19架F-5BM教练机已经严重老化,即将到寿。为了满足交付进度,第一批飞机的配置会与土耳其军队自用版本高度近似。

第二批飞机是目前两国商谈的重点。TAI表示,在西班牙开设生产线进行全面生产是不现实的。因为截至目前霍尔杰特只获得了两国的订单,其中还包括土耳其军队的16架。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看,现有的订单规模不足以支持建设第二条生产线。

因此,西班牙将主要负责研制和生产本国第二批霍尔杰特飞机的部分子系统,但具体产品范围还未确定,预计主要是航电设备和控制部件。

F404

从目前媒体报道和TAI公开的信息来看,霍尔杰特的设计路线和韩国的T/F/A-50家族高度相似。土耳其和韩国都是经由转包生产F-16而获得了设计技术,并依赖该路线,最终简化设计,得到了高教机——也就是F-16的轻型“缩水”版本。甚至这两个机型连发动机都是一样的,都选择了F404中推。

由于气动布局、动力系统、飞行控制原理都大体近似,推测霍尔杰特在飞行性能和特性上也应该近似T/F/A-50。而TAI公布霍尔杰特的最大飞行速度为马赫数1.4,也印证了以上推测。不过,由于霍尔杰特2021年才完成关键设计审查,2023年才首飞,因此其完善程度落后于T/F/A-50。尤其是多用途作战型号的衍生,目前仅停留在计划层面。

2019年Teknofest展会上出现的霍尔杰特模型

2019年5月,土耳其的科技、航空与航天盛会Teknofest展会上,展出了两种不同方案的霍尔杰特飞机模型。

数字迷彩涂装模型保留了非隐身飞机的传统圆锥形机鼻作为雷达仓,但座舱段的前机身引入了棱边设计并与边条衔接。红白涂装模型的前机身则完全保留传统设计,结构受力和重量成本控制代价更小。

从2023年首飞的原型机情况来看,最终试飞的原型机在设计上选择了更为务实的思路,更接近2019年展出的红白模型。

霍尔杰特部署在“安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上(概念图)

该机在外观特征上与韩国T/F/A-50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后机身边条和起落架设计。这源于其可能面临的上舰需求。

土耳其地理位置关键,扼守黑海和地中海。过去数百年中,围绕黑海的控制权,土耳其与俄国爆发了至少十几次战争。基于地缘和历史,土耳其对于制海权非常重视,一直尝试打造自己的航母战斗群。在包括B型的F-35采购项目遭受美国制裁后,土耳其政府探索了多型舰载机替代方案,其中就有霍尔杰特上舰的方案。不过对此,目前还没有更为具体的公开信息。

F-16式的后机身边条设计是第四代战斗机的重要设计特征,它将发动机安装段的后机身承力结构,从包覆式简化为以2到3根纵向大梁为主,并使平尾可以安置在发动机喷口以后获得更大的力臂,能大幅度提升操纵能力、显著减小跨超声速阻力和重量,并使发动机的拆装变得非常迅捷。

F-16与T-50起落架

出于控制跨超声速阻力的因素,F-16的“八”字形主起落架,采用向前、向内收入机身设计,以控制机身截面变化。在外观上,F-16机腹流线非常光滑,而且后机身边条的厚度也控制的较为合理,从机翼后缘到尾部尖端的厚度收缩非常流畅自然。

韩国F/A-50是在洛马指导下研制的,尽管起落架由法国赛峰集团研制,但结构布局上完整保留了F-16的特征,也继承了上述优点。

霍尔杰特的起落架设计

而霍尔杰特的机身后边条则显得较为粗壮,这不利于跨超声速阻力的优化,其最高速度也确实低于T/F/A-50的马赫数M1.5。

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在于霍尔杰特的主起落架设计的具体结构、收纳位置都完全不同。霍尔杰特的主起落架仓被安置在进气道后方的机身后边条前段区域,而不是在机身内;主起落架的缓冲结构是以直上直下行程为主的,而且外观粗壮,更接近F/A-18一类飞机的设计。

为霍尔杰特设计这样的起落架是有原因的:F-16式主起落架虽然轻巧、阻力小,但它存在两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承受着陆冲击的上限不够高,其二是能提供的最大轮距有限。如果F-16要上舰,一方面需要远超合理范围的重量代价进行强化;另一方面在舰体摇晃颠簸的情况下,飞机单侧机轮着舰会存在明显的抗倾覆能力劣势。这也是在美国四代舰载机的竞争中,YF-16最终输给YF-17的原因之一。

可以发现,土耳其在霍尔杰特的设计中,最大范围的吸取了F-16的优势,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了可能的修改,并且凭借国家意志获得了大量资源,最终形成了快速发展的态势。霍尔杰特顺利获得西班牙订单,说明土耳其政府在大力打造其国际化市场,并且将防务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形成政治影响力的重要抓手。不过,作为市场上的后来者,霍尔杰特依然面临着成熟机型的充分竞争,其未来的市场前景充满挑战。

文案:候知健

排版:蓝风

编审 | 监制:武晨、王兰

看航空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来源:看航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