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大赛设男子个人赛和女子个人赛两大项目,采用国际通用的瑞士制积分赛制,通过多轮循环对战确保比赛的公平性与竞技性。在比赛期间,全国各地的517名全国优秀棋手齐聚一堂,在棋盘间展开智慧博弈。
由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主办的2025年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澄迈站)于8月12日至15日在海南省澄迈县隆重举行。
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海南省澄迈县的领导,以及来自20多个省市的国际象棋棋手出席开幕式。
本次大赛设男子个人赛和女子个人赛两大项目,采用国际通用的瑞士制积分赛制,通过多轮循环对战确保比赛的公平性与竞技性。在比赛期间,全国各地的517名全国优秀棋手齐聚一堂,在棋盘间展开智慧博弈。
暑假期间,在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担任实习主持人的浙江传媒学院大学生陈泓霏,现场主持节目,精心摄影,积极宣传报道2025年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
为深度报道此次大赛,陈泓霏还策划访谈节目,对话中国国际象棋界人士和参赛棋手,解读此次国家级大赛概况、国际象棋运动发展和学习国际象棋的益处等。
陈泓霏在采访中获悉,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一年有20站,澄迈是其中的一站,也是今年的第5站。参赛选手涵盖全国各地棋牌中心、协会、棋院及俱乐部,年龄跨度从青少年至成人,展现了我国国际象棋人才梯队的厚度。经过四天的激烈角逐,各组别名次尘埃落定,赛事圆满收官。
国际象棋被誉为“人类智慧的体操”,其历史可追溯至1500年前的古印度。比赛中,棋手需统筹全局、预判走势,既考验逻辑思维,又锤炼逆境心态。国际象棋不仅是竞技,更是一种文化教育和思维训练方式。
近年来,中国国际象棋在女子和男子项目上均取得显著突破。中国国际象棋女子组成就斐然,涌现出谢军、诸宸、许昱华、侯逸凡、居文君、谭中怡、雷挺婕等多位“棋后”,形成“集团优势”。
中国国际象棋男子项目上 ,丁立人于2023年加冕世界冠军,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棋手,标志着中国跻身国际象棋强国之列;韦奕、卜祥志等棋手长期稳居世界前列,展现出中国男棋手的整体竞争力。
近年来,国际象棋在全国校园中的普及成效显著。众多学校将国际象棋纳入校本课程、兴趣社团,定期开展校内比赛。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国际象棋的兴趣,还为后续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学生和群众的国际象棋赛事体系日益丰富。
2025年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澄迈站)的成功举办,既为棋手提供了高水准竞技平台,又彰显了国际象棋在全民健身战略中的独特价值。在国家政策支持与社会力量参与下,这项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运动,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走向未来。
据海南省国际象棋协会会长、国际级裁判刘月清介绍,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是业余棋手通向专业棋手的必经道路。这些业余棋手到了大师以后,就可以参加一些有国际等级分的的比赛等。他强调,参加国际象棋比赛,对孩子是各方面的锻炼,对逻辑思维能力、对专注力、对计算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好的锻炼。
近年来,中国国际象棋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青少年赛事蓬勃开展,AI技术辅助训练,推动中国国际象棋迈向更高水平。
2025年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澄迈站)由海南省体育总会、海南省国际象棋协会支持,澄迈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海南岛棋院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承办。
来源: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