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亮相!央视罕见披露关键技术细节:六枚导弹暗藏什么杀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9 20:25 3

摘要:九三阅兵式上,中国首次公开展示了歼-35和歼-35A两款隐形战斗机。央视随后播出的专题节目中,设计师罕见披露了关键技术细节:折叠机翼、内部武器舱、尾钩装置,特别是六枚空对空导弹的携带能力,直接对标美国最先进的F-22战斗机。这不仅仅是一次装备展示,更是一次战略

九三阅兵式上,中国首次公开展示了歼-35和歼-35A两款隐形战斗机。央视随后播出的专题节目中,设计师罕见披露了关键技术细节:折叠机翼、内部武器舱、尾钩装置,特别是六枚空对空导弹的携带能力,直接对标美国最先进的F-22战斗机。这不仅仅是一次装备展示,更是一次战略实力的宣示。

(图1)

从技术层面看,歼-35(图1)的设计思路明显倾向于体系化作战。其极低可观测性设计优先考虑了隐身性能,超视距作战能力得到强化,同时保留了近距离格斗技能。这种“先发现、先杀伤”的作战理念,意味着在未来战场上可能形成单向透明优势。六枚导弹的配置不仅体现了载弹量的提升,更关键的是采用了折叠式后鳍设计,通过压缩发射器概念实现了隐身外形与火力强度的平衡。

值得关注的是其双机型发展战略。歼-35与歼-35A采用统一开发平台,通用组件重复使用,航空电子设备、数据链路和武器系统完全兼容。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研发成本,更重要的是加快了部队形成战斗力的时间。海军版歼-35具有折叠机翼和尾钩装置,支持弹射器和滑跃起飞两种方式,意味着它可以适配中国现有的辽宁号、山东号以及即将服役的福建号航母,实现航母舰载机的统一配置。

(图2)

武器系统方面,虽然官方未公布具体数据,但军事专家推测其配备的PL-15超视距空空导弹(图2)射程可达200-300公里。今年5月巴基斯坦使用出口型PL-15E成功击落印度阵风战机,已经验证了该导弹的实际作战效能。这种超视距打击能力,配合歼-35的隐身特性,将显著提升中国海军航母编队的防空圈范围。

从战略层面看,歼-35的列装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在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护转变。双机型设计强化了跨军种联合行动能力,支持“系统中的系统”作战理念。这种海空一体化的作战体系,不仅能够提升单个战区的任务执行效能,更能够实现多个战区之间的协同作战。

歼-35的出现将改变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对比。其隐身性能和超视距打击能力,配合航母编队的机动性,将显著提升中国在远海区域的制空权能力。同时,双机型设计也为其未来出口预留了空间——根据不同客户需求提供陆地版或舰载版,具备较大的国际市场潜力。

(图3)

随着福建舰航母(图3)即将服役,歼-35的批量列装将进一步完善中国航母战斗群的作战体系。从辽宁号的试验探索,到山东号的初步形成战斗力,再到福建号的全新起降方式,中国航母建设正在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歼-35作为这个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技术特点和作战性能都将直接影响未来中国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

歼-35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军工的系统性思维:不仅追求单件装备的性能突破,更注重整体作战体系的优化。通过通用化设计降低成本,通过模块化设计提高适应性,通过一体化设计增强联合作战能力。这种发展模式,既保证了装备的先进性,又确保了战斗力的快速形成,显示出中国军工体系日益成熟的设计理念和工程能力。

来源:星环视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