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主办方直接扩馆30%,展商破千,酒款两万+,40多国酒厂抢位。
9月9日,贵阳又将刷新一项世界纪录。
去年,酒博会拿下“最大规模酒类展示”的吉尼斯。
今年主办方直接扩馆30%,展商破千,酒款两万+,40多国酒厂抢位。
没抢到展位的西班牙庄主在抖音喊话“明年提前半年订”。
吉尼斯认证官悄悄透露:他们提前一周进场,用掉1.2万张标签才数完酒瓶,连仓库过道都塞满。
数字只是开场。这届最狠的是把“喝两口”升级为“过一天”。
新开的“美酒生活方式馆”把酒吧搬进现场,早上十点就有人排队调咖啡利口。
调酒师阿Ken把茅台和冷萃做成“早C晚A”套餐,半小时卖出300杯。
隔壁“非遗酒文化展”更野。
82岁的董酒老师傅现场翻砂,观众拿手机扫码就能领一份数字酒曲NFT,上线当天被炒到88元。
老酒拍卖会直接冲热搜。
一瓶1974年的鸭溪窖,起拍三万,落槌十八万。
拍下的大哥说:不图喝,图的是当年插队时帮师傅买过同款,现在买回青春。
老外也被卷进来。
意大利小伙马可背着自家橙酒第一次来中国,三天加了一千个微信。
最让他震惊的是,中国女生买完酒转身就去隔壁展柜买配套酒杯和香片,一次性把场景买齐。
贵州本地酒厂今年集体玩起“小瓶+盲盒”。
100ml的酱酒塞进苗族刺绣袋,随机开出隐藏款,复购率直接飙到68%。
厂长笑称:年轻人不是在喝酒,是在抽卡。
数据更直观。
省里上月公布,白酒电商销量同比涨41%,其中30%发生在酒博会预热直播。
一个贵阳本地KOL连麦卖酒,单场GMV破千万,评论区清一色“抢到算赢”。
看懂没?
酒博会卖的不是酒,是一张门票通往吃喝玩乐全链路。
酒庄、餐饮、文创、旅游被一条酒精纽带串成新消费闭环。
再不做场景化,你会损失整张年轻客群。
明天就用这三句话:把瓶子做小,把故事做大,把体验做重。
酒倒进杯子只是开始,倒进生活才是生意。
来源:伊面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