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琼丹“富婆”标签,疫情后关闭100家牛杂店,婚后一直没有孩子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7 02:12 1

摘要:关掉100家小店那一刻,她手里攥着手机,店门口贴着“停业转租”的红纸被雨水打湿,像一张褪色的电影票——那张票曾是她在旺角街头最风光的“配角”,如今被她亲手撕掉。

关掉100家小店那一刻,她手里攥着手机,店门口贴着“停业转租”的红纸被雨水打湿,像一张褪色的电影票——那张票曾是她在旺角街头最风光的“配角”,如今被她亲手撕掉。

没人能想到,三个月前还在卖牛杂的“石榴姐”,居然成了淘宝直播的“日销女王”。

屏幕里,她一口港普带货防晒霜,弹幕飘过“姐姐比男主角还会演”,她对着镜头大笑,眼角的鱼尾纹也没遮住那股爽利劲儿:姐不靠TVB盒饭了,改吃互联网流量这碗饭。

别急着给她“女性力量”的标签,先听听她把直播当成另一部剧怎么拍。

选品、话术、上链接,她的剧本写得比《九品芝麻官》还细:口红试色先上嘴再上手,怕观众嫌她牙黄;面膜当场撕,一边撕一边吐槽“比撕合同疼”;连“买它”三个字都要排练三种音调,怕观众听腻。

凌晨两点下播,团队散场,她一个人蹲在仓库门口吃泡面,顺手给新来的小助理递过去一杯凉掉的美式,“别学我,胃会哭”。

至于那100家店,她没多哭一场。

疫情刚冒头,她把最后一锅萝卜牛杂连锅端进后厨分给员工,“吃完散伙饭,各奔东西”。

镜头拍不到的地方,她偷偷摁掉手机上的“贷款计算器”,转头去报了个电商速成班。

有人笑她“过气明星蹭热度”,她回了句带刺儿的软话:“热度不蹭就凉,做人要服老,做生意别服输。

家那边,老公黄乃扬一开始没跟上她的节奏。

他搞玻璃,车间里机器轰隆隆;她搞直播,凌晨两点还在喊“宝宝们”。

结婚纪念日那天,她抱着手机在选品间里睡着,醒来发现桌上多了一碗杨枝甘露和一张便利贴:“别熬太晚,玻璃也会碎。

”她没哭,拍了张便利贴发到朋友圈,配文两个字:“收了”。

后来两人把吵架改成了视频会议:她讲ROI,他讲利润率,像两个合伙人在拍职场纪录片。

至于孩子,她没刻意逃避,只是每次路过母婴店都会多看两眼橱窗里的小袜子,“下辈子赶早”,她耸耸肩,像在说别人的遗憾。

公益这事儿,别人做是“人设”,她做是“还债”。

当年在惠州拍外景,暴雨冲垮了老乡的桥,她把剧组的盒饭全搬去赈灾,自己啃馒头。

如今直播间里卖贵州辣椒酱,她坚持把利润让给合作社,“辣椒红了,老乡的脸比滤镜还亮”。

粉丝问她图啥,她甩出一句:“年轻时拿奖没哭,今天看到老乡家的孩子背新书包,眼泪憋都憋不住。

有人总结她是“黄金配角逆袭”,听着像爽文标题。

可熟悉她的人知道,她压根没把人生当主角戏来演。

演戏时,她把最炸的台词让给吴孟达;经商时,她把最肥的品类让给李佳琦。

她说:“我从不抢C位,我抢的是下一站的车票。

”这张车票现在写着“Z世代”“银发经济”“可持续”……反正路牌一直在换,她也不打算提前剧透。

至于明天?

她刚在群里发语音:“下周想卖新疆棉被,谁认识弹棉花的?

”背景音里,助理在打哈欠,黄乃扬在远处喊她试新研发的玻璃饭盒耐热几度。

屏幕前的她涂着口红,像下一秒就要冲进直播间,又像随时可以关掉摄像头去厨房煮碗牛腩面——那才是她最舒服的镜头。

来源:影视唐尼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