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推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总体目标,切实培育一批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称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北京市科协开展“首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从支持集群试点、单刊建设、服务办刊人才和优化学术生态等方面促进首
为推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总体目标,切实培育一批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称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北京市科协开展“首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从支持集群试点、单刊建设、服务办刊人才和优化学术生态等方面促进首都科技期刊健康有序发展。
科协频道特设置“首都科技期刊风采录”,集中展示“卓越行动计划”典型案例与创新实践,呈现首都科技期刊在内容建设、融合传播、人才培育等方面成效,彰显首都科技期刊在聚焦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担当。
期刊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及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并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
核心定位:以反映首都医科大学各院系、附属医院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坚持“创国内一流大学,办医学学术名刊”的目标。
办刊方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并重,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结合;服务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推动学术交流与医学发展。
特色栏目与内容创新
学科深度专题
依托首都医科大学优势学科资源,挖掘临床专科“专题报道”,2005-2025年每期推出大小两个专题,系统性展示优势学科学术成果。
人文教育栏目
创办“名师”“诺贝尔奖”“院士风采”等栏目,介绍医学大家、诺奖故事,弘扬医德精神,展示前沿科研学者风采。
专家评述栏目
邀请顶尖学者解析学科前沿,提供技术方法创新案例。
依托优势学科资源
学科支撑体系
学校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1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学校15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排名,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进入ESI学科前1‰。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进入ESI学科前3‰、社会科学总论、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进入全球前5‰。
发文领域聚焦
发文聚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四大优势领域,覆盖前沿研究、技术转化及临床实践。
团队建设与质量保障
编审团队
具有知名学者领衔的专家编委团队,动态管理近千名审稿专家,覆盖生物医药全领域。2025年遴选优秀青年学者加入青年编委团队,成立第一届青年编委会,为期刊发展注入新鲜力量。
编辑团队
拥有经验丰富的编辑团队,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持续加强编辑业务的培训。
质量保障
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强化科研诚信审查。
期刊影响力
学术平台拓展
成立“首都医科大学期刊集群”,整合26家附属医院期刊资源,构建学术传播矩阵。
国际传播实践
坚持完善论文的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及英文图表,提升中文医学研究的国际能见度;积极申报加入DOAJ、Scoups等国际数据库,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以顶尖学科为根基、特色栏目为窗口、严谨编审为保障,积极推动医学科研成果发表的同时,构建了兼具学术深度与人文温度的医学交流平台,彰显“学术服务社会”的核心价值。
滑动查看更多栏目
来源:科学好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