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气虚,听起来像老年人的专属,结果成了25岁主播、32岁老师、28岁程序员的共同暗号。
“每天直播八小时,嗓子像砂纸,腿像灌铅,脑子却停不下来。
”
这不是段子,是后台私信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
气虚,听起来像老年人的专属,结果成了25岁主播、32岁老师、28岁程序员的共同暗号。
先说主播。
镜头前光鲜,镜头后站着不动、话不停、情绪拉满。
气往上一冲,嗓子先报废;气往下一坠,小腿青筋暴起。
中医把这叫“上焦气耗、下焦血瘀”,一句话:气不够,血就堵。
再看老师。
一节课45分钟,连讲四节,粉笔灰当空气炸锅。
下课还得回微信、改作业、开家长会。
气虚到极点,就是“话到嘴边没力气”,回家躺床上,脑子还在批卷子。
程序员更绝。
白天改bug,晚上改需求,凌晨三点群里一句“在吗”。
久坐伤脾,脾主气,气一虚,肚子先鼓,腰再酸,头发跟着跑路。
白领、快递员、司机,谁也跑不了。
外卖骑手赶时间,电梯里啃两口饭,气没补上,血糖先崩。
司机一坐十小时,空调吹得关节疼,气被冷风偷走一半。
气虚的连锁反应很鸡贼。
今天只是累,明天开始感冒,后天体检报告上多出三项箭头。
免疫力像漏气的气球,代谢像堵车的早高峰,睡再久也补不回来。
三焦补气方,说白了就是给“上中下”三个气站同时加油。
黄芪提气,党参稳气,再加几味活血的,把堵住的血冲开。
现代药理说它能调免疫、抗炎、促进微循环,听着像广告,其实就是把古人的话翻译成了实验室报告。
真实例子。
李女士,带货主播,每天站播6小时,小腿静脉曲张到像地图。
吃了三焦补气方,配合弹力袜,三个月青筋退潮,超声一查,瓣膜功能回来了。
半年后回访,没复发,直播时长还从6小时砍到4小时,她说“人轻了,话也顺了”。
药方不是万能钥匙,但它是启动键。
直播公司现在开始排班轮休,老师办公室多了润喉糖和计时器,程序员把站立办公写进OKR。
中医最狠的一句话叫“治未病”,翻译成现代汉语:别等崩了再修。
补气之外,还得学会偷气。
主播下播后做三分钟深蹲,把气往下引;老师课间闭眼数呼吸,把气往回收;程序员把番茄钟调成45分钟+5分钟拉伸,让气流动起来。
小动作,比人参还管用。
说到底,身体是台老式发动机,油再好,也得靠人踩一脚油门。
三焦补气方给了油,生活方式给了路。
剩下的,就看你敢不敢把“下班再说”改成“现在就开始”。
评论区说说,你属于哪一派气虚?
是嗓子哑的主播、腰疼的程序员,还是一上车就打哈欠的司机?
一起聊聊,怎么把丢的气捡回来。
来源:健康体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