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国三十一年的深秋,苏州城飘起了第一场霜。城南的巷子里,苏晚坐在窗前,手里捏着一枚细绣针,丝线在素白的绸缎上穿梭,渐渐勾勒出一朵含苞待放的玉兰花。窗台上,一只通体雪白的猫咪正蜷缩着睡觉,尾巴偶尔轻轻扫过桌面,惊得烛火微微晃动。这只猫叫雪团,是三年前苏晚从巷口捡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民国三十一年的深秋,苏州城飘起了第一场霜。城南的巷子里,苏晚坐在窗前,手里捏着一枚细绣针,丝线在素白的绸缎上穿梭,渐渐勾勒出一朵含苞待放的玉兰花。窗台上,一只通体雪白的猫咪正蜷缩着睡觉,尾巴偶尔轻轻扫过桌面,惊得烛火微微晃动。这只猫叫雪团,是三年前苏晚从巷口捡回来的。
那时雪团还小,浑身沾满了泥污,右前爪受了伤,缩在墙角瑟瑟发抖。苏晚刚从绣坊回来,看到这可怜的小家伙,心一下子就软了。她小心翼翼地把雪团抱回家,用温水给它清洗干净,又找了些布条给它包扎伤口,还特意煮了一碗小米粥,放凉了喂给它吃。雪团似乎感受到了苏晚的善意,吃完粥后,就用小脑袋蹭了蹭苏晚的手,发出轻轻的 “喵呜” 声。
从那以后,雪团就成了苏晚的伴。苏晚是个绣娘,父母早逝,身边没有亲人,平日里除了去绣坊交活,大多时候都一个人待在家里。有了雪团后,冷清的屋子多了几分生气。雪团很乖巧,从不捣乱,苏晚绣花的时候,它就趴在窗台上陪着;苏晚做饭的时候,它就蹲在厨房门口等着;苏晚晚上睡觉的时候,它就蜷缩在苏晚的脚边。
苏晚的绣活做得极好,尤其是她绣的猫,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绸缎上跳下来。绣坊的掌柜常说,苏晚绣的猫里有灵气,那灵气,大概就是从雪团身上得来的吧。苏晚也确实喜欢把雪团当作模特,有时候雪团在阳光下打盹,她就拿起绣针,把雪团慵懒的模样绣下来;有时候雪团追着蝴蝶跑,她就凭着记忆,把雪团活泼的姿态绣在布上。这些绣着雪团的绣品,常常能卖出好价钱,苏晚的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雪团渐渐长大了,毛发愈发雪白蓬松,眼睛像两颗晶莹的蓝宝石。苏晚对雪团也愈发疼爱,她会省下钱给雪团买新鲜的小鱼干,会在冬天给雪团缝暖和的小垫子,会在雪团生病的时候,连夜抱着它去兽医那里。有一次,雪团得了重感冒,不吃不喝,苏晚急得团团转,守在雪团身边,一夜没合眼,每隔一会儿就给雪团喂点药,用温水擦拭它的爪子。好在雪团命大,几天后终于好转,又开始围着苏晚撒娇了。
苏晚以为,她会和雪团一直这样相伴下去,可命运却总是不遂人愿。民国三十四年的春天,苏晚染上了风寒,起初她以为只是小毛病,没放在心上,依旧每天绣花、照顾雪团。可没想到,病情越来越重,到后来,她连拿起绣针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躺在床上。
雪团似乎察觉到了苏晚的不对劲,它不再像以前那样调皮,而是整天守在苏晚的床边,用小脑袋蹭苏晚的手,发出低沉的 “喵呜” 声,像是在安慰苏晚。苏晚看着雪团,心里又酸又暖,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雪团的头,虚弱地说:“雪团,对不起,以后不能再照顾你了。你要好好的,找个好人家,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受苦了。”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苏晚在雪团的陪伴下,安详地闭上了眼睛。邻居发现后,帮着料理了苏晚的后事,把她葬在了城外的乱葬岗。而雪团,自从苏晚走后,就一直守在苏晚的家门口,不吃不喝,无论邻居怎么喂它,它都不肯动一口。没过多久,人们就发现雪团也倒在了苏晚的家门口,再也没有醒来。
苏晚死后,意识陷入了一片混沌。不知过了多久,她感觉自己飘了起来,周围是一片白茫茫的雾气。她茫然地走着,不知道要去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状态。就在这时,她听到了一个温和的声音:“施主,别来无恙。”
苏晚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站着一位身穿袈裟、手持智慧剑的菩萨,面容慈祥,眼神中透着悲悯。苏晚心中一震,她曾在寺庙的画像上见过这位菩萨,知道这是文殊菩萨。她连忙躬身行礼:“弟子苏晚,见过文殊菩萨。不知菩萨为何会在此处?”
文殊菩萨微微一笑,说道:“施主生前与猫结缘,如今魂魄离体,贫僧特来为施主解答心中疑惑。施主可知,生前养猫,死后会有怎样的因果?”
苏晚愣了一下,她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她生前只知道疼爱雪团,从未考虑过养猫会与死后的因果有关。她摇了摇头:“弟子不知,还请菩萨指点。”
文殊菩萨缓缓说道:“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养猫之人,与猫之间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缘分,这种缘分不仅会影响今生,还会波及来世。而养猫的时长,往往会决定施主来世的投胎方向。”
“养猫时长决定投胎?” 苏晚疑惑地问道,“还请菩萨详细说明。”
文殊菩萨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施主听好,养猫之事,可分为三种时长,对应三种不同的因果与投胎方向。第一种,是养猫不足一年者。这类人大多只是一时兴起,对猫的感情不深,与猫之间的缘分也比较浅。他们养猫,或许只是为了排解一时的寂寞,或许只是觉得猫可爱,并没有真正用心去照顾猫。
待新鲜感过去,或是遇到些许困难,便会将猫抛弃。这类人死后,与猫之间的因果较浅,来世投胎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会因为曾有过养猫的经历,在来世的生活中,偶尔会遇到与猫相关的小波折,比如在路上遇到流浪猫,会心生怜悯却又不敢轻易收养,或是在看到别人养猫时,会勾起短暂的回忆,心中泛起一丝愧疚。”苏晚仔细听着,她想起了巷子里有些邻居,一开始也养了猫,可没过多久,就因为猫掉毛、吵闹等原因,把猫丢了。原来,他们死后会有这样的因果。
“那第二种呢?” 苏晚接着问道。
文殊菩萨继续说道:“第二种,是养猫一至三年者。这类人对猫有一定的感情,会用心照顾猫的饮食起居,会在猫生病时着急,会在猫开心时欣慰。他们与猫之间的缘分比前者深厚,但还未达到生死相依的地步。他们养猫,更多的是把猫当作生活中的一个伴,一个可以排解孤独的宠物。这类人死后,与猫之间的因果会对来世的投胎产生一定的影响。
他们来世可能会投胎为与猫有关的生灵,比如猫的同类,或者是能与猫和平相处的小动物,也可能会投胎为人,但会在生活中与猫有着不解之缘,比如会从事与宠物相关的工作,或是身边总会有猫出现,甚至会收养多只流浪猫,以此来偿还今生与猫之间的缘分。”苏晚想到了自己,她养了雪团三年,刚好在一至三年这个区间里。那她来世会投胎成什么呢?她不禁有些好奇。
“那第三种呢?” 苏晚迫不及待地问道。
文殊菩萨看着苏晚,语气变得郑重起来:“第三种,是养猫三年以上者。这类人对猫的感情已经深入骨髓,他们把猫当作家人,当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会为了猫付出一切,会在猫遇到危险时挺身而出,会在猫离开后悲痛欲绝。他们与猫之间的缘分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宠物与主人的关系,达到了生死相依、灵魂相连的地步。这类人死后,与猫之间的因果会深刻影响来世的投胎方向。
他们来世大概率会与曾经饲养的猫一同投胎,并且会再次相遇,续写今生的缘分。如果今生对猫极好,倾尽所有去照顾猫,那么来世投胎为人后,会与猫再次成为亲密的伙伴,甚至会成为家人,相互扶持,共度一生;如果今生对猫有过亏欠,比如曾让猫受了委屈,或是在猫需要帮助时没有及时伸出援手,那么来世投胎后,可能会成为猫的 “主人”,用今生猫所受的苦来偿还,或者成为需要猫照顾的生灵,在猫的陪伴下弥补今生的遗憾。”
苏晚听到这里,心中百感交集。她养了雪团三年,刚好达到了第三种情况的门槛。她想起了三年来与雪团相处的点点滴滴,想起了雪团在她生病时守在床边,想起了雪团在她死后不肯进食,最终随她而去。她知道,她和雪团之间的缘分,早已超越了普通的主人与宠物。
“菩萨,那我和雪团……” 苏晚哽咽着问道,她想知道,她和雪团来世还能再相见吗?
文殊菩萨温和地看着苏晚,说道:“施主与雪团相处三年,感情深厚,生死相依,已然达到了第三种因果的境界。雪团因你而活,也因你而死,它对你的情意,丝毫不亚于你对它的疼爱。你们来世定会一同投胎,并且会在合适的时机相遇,再次成为彼此生命中重要的人。不过,具体会以怎样的身份相遇,还要看你们今生的所作所为是否圆满。施主今生对雪团极好,毫无亏欠,所以来世你们投胎为人后,会成为关系亲密的家人,或许是兄妹,或许是夫妻,相互陪伴,弥补今生未能长久相守的遗憾。”
苏晚听了,激动得泪流满面。她连忙向文殊菩萨躬身行礼:“多谢菩萨指点,弟子明白了。弟子来世一定会好好待雪团,不辜负这份缘分。”
文殊菩萨点了点头,说道:“施主不必多礼。世间因果,皆由己定。今生种善因,来世得善果。施主与雪团的缘分,是善缘,只要你们心中都记得彼此,来世定能再续前缘。好了,施主,投胎的时辰快到了,你去吧。”
说完,文殊菩萨挥了挥手,一阵柔和的光芒包裹住苏晚,苏晚的意识再次陷入混沌。
不知过了多久,苏晚感觉自己被包裹在一个温暖的地方,周围有轻柔的声音在呼唤。她努力睁开眼睛,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 —— 那是雪团,不,应该说是一个婴儿,他有着和雪团一样晶莹的蓝色眼睛,正对着她笑。而她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婴儿,躺在一个妇人的怀里。
“快看,这两个孩子长得多像啊,眼睛都这么漂亮。” 妇人笑着说道。旁边一个男人也笑着说:“是啊,他们就像一对龙凤胎,以后一定会成为最好的伙伴。”
苏晚知道,她和雪团来世重逢了,他们成为了一对兄妹。她看着身边的 “雪团”,心中充满了幸福。她暗暗发誓,这一世,她一定会好好照顾他,和他一起快乐地长大,再也不分开。
时光飞逝,转眼间,苏晚和 “雪团” 都长大了。苏晚依旧喜欢绣花,而 “雪团” 则喜欢画画,他画得最好的,就是猫。每当苏晚绣花的时候,“雪团” 就会坐在她身边,一边画画,一边和她聊天,就像当年雪团坐在她身边陪伴她一样。
小编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大家:养猫并非简单的消遣,而是一场承载着因果的缘分。文殊菩萨揭示的养猫时长与投胎的关联,本质上是在告诫我们,万物皆有灵。其实,不仅是养猫,对待世间所有生命皆是如此,唯有以真心相待、以深情守护,才能让每一段缘分都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印记。
来源:小橘子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