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买一台空间大、配置足的新能源轿车,可能很多人会先想到纯电车型。但最近领克推出的10 EM-P,作为一款插电混动中大型车,也吸引了不少家庭用户的关注。它目前推出了三个版本,预售价从19.2万元起,全系都是5座布局,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这台车不仅纯电续航能到24
想买一台空间大、配置足的新能源轿车,可能很多人会先想到纯电车型。但最近领克推出的10 EM-P,作为一款插电混动中大型车,也吸引了不少家庭用户的关注。它目前推出了三个版本,预售价从19.2万元起,全系都是5座布局,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这台车不仅纯电续航能到240公里,还标配了四驱和激光雷达。
领克10 EM-P的外观继承了The Next Day概念车的风格。车头是分体式大灯设计,上方的日行灯呈“h”字形,下方的远近光大灯具备自动切换远近光功能。车尾是贯穿式尾灯,内部采用线段式结构,后备箱盖上带有一点上翘的黑色鸭尾,后包围底部也做了扩散器的造型。车门用的是隐藏式门把手,轮毂有19英寸和21英寸两种规格,配的轮胎尺寸分别是245/50 R19和255/40 R21。车身颜色有极夜黑、流体灰、璃光紫、拂晓白、天云米和鎏光金几种可选,其中部分颜色应用了默克提供的双珠光漆材料。车顶全系都安装了激光雷达,这也成为这台车一个比较显眼的外部特征。
坐进领克10 EM-P的车内,第一感觉是空间比较宽敞。它的车身长宽高是5050/1966/1487毫米,轴距3005毫米,属于中大型轿车的尺寸。我身高一米七五,坐在后排膝盖离前座靠背还有两拳多的距离,头部也不觉得压抑,整体乘坐空间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是够用的。中控台看起来比较简洁,中间是一块15.4英寸的悬浮式屏幕,系统用的是Flyme Auto,操作起来流畅度不错,菜单逻辑也清晰。芯片是高通骁龙8295,平时滑动页面或者打开应用都没有卡顿。方向盘前面是一块12.66英寸的全液晶仪表,还能搭配25.6英寸的AR-HUD抬头显示,开车时看车速、导航这些基本不用低头。
座椅材质是全系NAPPA真皮,坐上去软硬适中,承托感还可以。前排座椅有电动调节、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主驾驶还有腰部支撑。副驾驶背后配了一个小桌板,承重15公斤,偶尔在车上处理点事情或者给孩子放点东西还算方便。后排座椅也支持电动调节靠背角度,另外有选装的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娱乐方面,音响可以选装哈曼卡顿的23扬声器系统,输出功率1600瓦,支持7.1.4声道布局,听音乐和看电影的氛围感还不错。车机支持多指飞屏操控,也有多区域的语音识别,能控制空调、导航和一些基础功能。前后排各有两个USB/Type-C接口,充电功率是60W,手机充电速度够用。后备箱空间整体比较规整,具体容积数据目前还没有公布,但深度和宽度看起来日常购物、接送机场应该没问题。后排座椅支持40:60放倒,偶尔需要拉一些长条物品时也能应付。车内舒适配置还有车载冰箱,容积5.7升,中配需要选装,顶配是自带的,可以冷藏和保温。空调是双区自动的,后座也有出风口,带了PM2.5过滤和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隔音方面前排用了多层玻璃,跑高速时风噪和胎噪控制得还算合理。
领克10 EM-P开起来的第一感觉是动力响应比较直接。它用的是一套1.5T插电混动系统,系统综合功率390千瓦,综合扭矩755牛·米。日常在市区里起步或者超车,基本不需要深踩油门,动力输出比较轻快。官方给出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根据电池版本不同分别是5.9秒和5.1秒,实际体感上确实能感觉到推背感,但不算特别突兀。电量充足时,车辆优先用电驱动,整体噪音控制得比较好,发动机介入时方向盘的振动和声音也不算明显。亏电状态下,发动机会更频繁启动,但动力没有感觉到明显衰减,只是在急加速时能听到发动机声音。续航方面,它有两个电池版本,CLTC纯电续航分别是120公里和240公里。如果家里有充电桩,每天通勤距离不长的话,基本可以当纯电车来用。综合续航CLTC是1300公里和1400公里,长途出行不用担心频繁加油。馈电油耗根据版本不同,WLTC数据是4.2L和4.38L每百公里,属于插混车型的正常水平。充电方面,支持快充,电量从30%充到80%需要0.3小时(小电池版本)或0.22小时(大电池版本),应急补电还算方便。对外放电功能全系标配,功率6.6千瓦,周末出去露营能带得动一些电器。
底盘用的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全系都带了CDC可变阻尼调节。走在铺装路面上时,滤震效果还不错,细小颠簸处理得比较干净。经过一些破损路面或者减速带时,车身没有多余晃动,整体感较强。快速过弯时悬架能提供一定的支撑,但不是那种特别运动化的调校风格。四驱系统是这款车的一个特点,平时开起来感觉和前驱车差别不大,但在一些需要抓地力的场景下,比如雨天或者湿滑路面,四驱介入后能感觉到车辆更稳一些。官方资料提到,在10公里/小时以下低速起步时就是四驱状态,深踩油门后桥电机会很快介入。实际开起来,在市区拥堵路段跟车时,起步确实比较平稳。跑高速时,车速超过100公里/小时后继续加速,动力储备依然够用,超车不需要预留太多时间。方向盘力度适中,转向手感比较自然。NVH表现方面,风噪和胎噪控制得还可以,发动机在高速巡航时声音不明显,只有在急加速时才会听到。在山路上开的时候,车身姿态控制得还不错,转向精准度属于家用车的主流水平。四驱系统在出弯时能给后轮分配动力,帮助车辆更平稳地驶出弯道。刹车脚感线性,容易掌握力度。
领克10 EM-P在辅助驾驶方面的硬件配置比较全面。全系标配了激光雷达,整车共有29个传感器,包括11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和1个激光雷达。芯片用的是英伟达Thor,算力700TOPS,属于目前较高的水平。实际在路上开,它的自适应巡航在高速上表现稳定,能跟着前车加速、减速,弯道也能较好地保持在车道中间。城市路段开启辅助驾驶,对车辆和行人的识别比较及时,遇到加塞或者前车突然减速时,系统刹车力度适中,不会让人感到紧张。全系标配了40多项辅助驾驶功能,像车道保持、自动变道、自动泊车这些都有。记忆泊车功能在固定车位或者熟悉的路段能用,车辆自己开进车位,适合每天回家停车不方便的情况。
安全方面,车身结构和其他主流车型差不多,配备了常见的主副驾驶安全气囊、侧气囊和侧气帘。主动安全功能如前方碰撞预警、主动刹车、后方交通预警、开门预警等都是标配,这些功能在市区拥堵或者倒车时能提供多一重提醒。夜间或者雨雪天气开车,它的激光雷达和传感器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受影响相对小一些,辅助驾驶功能的可用性比单纯依靠摄像头的车型要好。但像所有辅助驾驶一样,它仍然是一个辅助角色,驾驶员还是需要保持注意力。车辆还带了胎压显示、盲区监测、360度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过窄路或者停车时能看清周围障碍物。哨兵模式在锁车后能通过摄像头监控车辆周围环境,万一有刮蹭能记录下来。
领克10 EM-P目前公布了三个版本,都用了同样的插混动力系统和四驱,主要区别在电池、纯电续航和部分舒适配置上。入门版是120 四驱Ultra,CLTC纯电续航120公里,用的是18.4千瓦时的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快充从30%到80%需要0.3小时。这个版本适合充电方便、日常通勤距离不太长的用户,120公里的纯电续航基本能覆盖一天的出行需求。另外两个是240 四驱Ultra和它的运动版,CLTC纯电续航都是240公里,换成了38.2千瓦时的衢州极电电池。快充效率稍高一点,从10%充到60%需要0.22小时。纯电续航更长,对于没有家充桩、充电不方便,或者每天跑得比较多的用户来说更实用,可以减少充电次数。配置上,入门和中配(240 Ultra)的座椅是真皮,运动版则用了翻毛皮材质。中配可以选装后排座椅的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以及哈曼卡顿音响(选装价8000元),而运动版这些是直接标配的。运动版还独有运动外观套件、电动扰流板和21英寸的轮毂(前两个版本是19英寸)。车载冰箱在中配需要选装,在运动版上则是自带的。
作为对比,智界S7 2026款提供Max/Max+/Ultra三个版本,官方指导价分别为22.98万/24.98万/28.98万。车身尺寸均为4971/1963/1474mm,轴距2950mm,定位中大型纯电动轿车。Max和Max+采用后置单电机,最大功率215kW(292马力),续航分别为705km和855km(CLTC);Ultra版本为双电机四驱,总功率365kW(496马力),续航785km,百公里加速3.3秒。全系标配800V高压平台、0.25小时快充(30-80%)、HarmonyOS车机、L2级辅助驾驶(含高速导航辅助)、空气悬挂(仅Ultra标配)、前排通风加热、HUAWEI SOUND音响(19扬声器)。差异点在于Max+电池更大(100kWh宁德时代)、Ultra性能更强且标配零重力座椅和高级舒适配置。
总的来说,领克10 EM-P这款车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务实。它没有过分强调某一项特别炫酷的功能,而是试图在空间、配置、动力和续航这几个家庭用户比较关心的方面都做到均衡。空间和座椅舒适度对于日常家用是足够的,车机屏幕、芯片和音响的体验也属于主流水平。动力和续航方面,插电混动的特性让它既能市区用电,也能长途用油,没有里程焦虑,四驱系统也提供了一些额外的稳定性。辅助驾驶和安全配置的硬件给的比较足,能提供一些实际的便利和提醒。
来源:汽车新之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