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这场闹剧撕开了某些教练背后的虚伪面纱,让人们惊觉,有些所谓的“关怀”,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文|阿絮
编辑|沐语纪史
健身房本该是挥洒汗水、追求健康的地方。谁敢想在厦门的一家健身房中竟上演了“现实版修罗场”!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传播开来,视频中两名女子情绪激动,对着一名健身房的男教练轮流扇耳光。
而这位教练,却低着头全程没有吭声,也不反抗。
通过这场闹剧撕开了某些教练背后的虚伪面纱,让人们惊觉,有些所谓的“关怀”,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9月5日,厦门的某家健身房内发生了一起冲突。
两名女子冲进健身房后,其中一人毫不犹豫地径直走向一名男教练,当场扇了他两个耳光,还将手中的奶茶砸向他。待她停下后,同行的女子上前,接着扇打该男教练。
但令人震惊的是,那位男教练在公共场合中受到这样的暴击,表现得极为反常,并没有一丝反抗与辩解,全程沉默,仿佛默认了自己“该挨打”。
健身房里也有不少人围在旁边看热闹,都一个个掏出手机拍视频,却没有人出来劝阻。
期间有两个路人经过,女生也依旧没有停手,继续打男教练。后来,其中一个带帽子的女生把另一个拉开,男教练才得以摆脱,视频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这让观看视频的网友们都十分好奇,迫切想知道背后的原因。
很快,这场冲突背后的真相被爆了出来:该男教练在厦门鹭港万达某连锁俱乐部上班期间,凭借自身长相帅气、身材健硕,又是健身房教练的身份,自然地与很多学员产生交集。
但他感情并不专一,扇他耳光的两名女子都是该教练的会员,也都是他正在交往的女友,除此之外,他还有2个女友,可谓是脚踏四条船,实在是有些炸裂。
所以他被打的时候没有还手,没有反抗,应该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己干的事有多不好,这件事情被捅破,也算是给他一个教训,时刻警醒他自己。
事件发酵以后,记者联系到涉事健身房的负责人,对方回应到“此事并非消费纠纷,而是教练个人问题”,这一表态也间接证实了教练“脚踩多条船”的事实。
最终,健身房已经暂停了该教练的工作,并将社交账号已设置为仅好友可见。教练仅受轻微伤,两名涉事女子因涉嫌故意伤害被行政拘留。
这样看来,两名女子的做法实在有些冲动。打耳光虽然解气,但也搭进去了自己。真想维权的话,应该去报警或者向健身房投诉。因为这样一个“海王”,不值得。
据知情人爆料,其中一位闹事女子是来自上海的大姐,为该教练购买私教课就花了30万元,却得知该教练和其他人暧昧,大姐一时气不过,就动起手来,还说了句你以为我充30W干啥。
可见,没有特别多真感情,更多的是为了利益。
上海大姐这样的经历并不少。在健身房里,很多教练都会对学员展现极高的热情,给予全方位的关怀。
对于长期单身的女性来说,这种持续的关心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误以为遇到了真心对自己好的人。
但实际上,健身房乱象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很多教练的“暖心”只是营销手段,本质上还是为了推销私教课、获取更多的利益,简直是健身房里的“中央空调”。
他们经过培训,掌握了一系列与学员拉近距离的技巧,从关心生活琐事到提供看似专业的情感建议,让学员一步步陷入情感的“温柔陷阱”,进而实现课程销售的目的。
事情虽然告一段落,但许多网友在看完这件事后炸开了锅,纷纷吐槽。
有的网友称,这个渣男脸皮够厚,是时间管理大师。
还有网友认为来健身房这种地方,就要有心理准备,何必当真。
也有网友认为健身房教练颜值高身材好,女会员喜欢很正常,这种事见怪不怪。
这件事情虽发生在健身房,但核心却是一场“虚假情感”引发的纠纷,给所有健身爱好者,尤其是女性群体,敲响了警钟。
在健身时,应与教练保持适当距离,要学会清晰区分“专业指导”和“私人情感”,不要把对方的职业性关怀误解为特殊对待。
面对教练的“过度关心”和课程推销,要保持理性判断,避免因一时感动或不好意思造成盲目消费,导致经济损失。
而且并非只有健身房能健身,只要有锻炼决心和毅力,居家、公园等日常场景都能成为锻炼场所,无需为“健身”捆绑不必要的社交或消费。
说到底,无论在健身房还是其他社交场景,当遇到有人无缘无故对自己格外热心时,都该提高警惕。
正如人们常说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对方的热情背后,往往藏着明确的利益诉求。
或许是为了经济利益,或许是为了满足其他私欲,只有保持清醒认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才能避免陷入情感与利益的双重陷阱。
让健身回归其原本纯粹的意义,真正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
从行业角度来看,这起事件也给健身房的管理敲响了警钟,招人的时候应该把好关。
不能光看样貌和身材,明确规定不能跟学员搞暧昧,加强对教练职业道德的培训与监管才是重中之重,刻不容缓。一旦违反,要么罚要么开除。
教练也要洁身自好,多锻炼锻炼本领,不断提高自我,上课有效果,这样也不用动歪心思去留住客户。不然早晚也会拆穿,丢了自己的名声。
只有这样,才能重塑行业形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来源:沐语纪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