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早上六点半,手机亮了一下,一条“天凉加衣”的简讯跳进来,我盯着屏幕发了两秒呆。
今天早上六点半,手机亮了一下,一条“天凉加衣”的简讯跳进来,我盯着屏幕发了两秒呆。
发信人是我十年没见的初中同桌,她现在人在成都,我留在沈阳。
我以为这种群发的早安格式早被年轻人淘汰,结果她居然在里面加了一句:你爱吃的那家炸串店搬去北市场了,不用跑铁西那么远。
就是这么一句,我差点把漱口水咽下去。
我们这一代人嘴上喊着社恐,身体却在微信里存了六百多个联系人,真正能半夜接你电话的一只手数得过来。
我把这句话截图给她,她说:那今晚十点,咱俩视频拌酸奶,我要看看你是不是还长痘。
隔着一千多公里,她先给我上秋季养生课。
她嗓子刚做完雾化,梨要挑最面那种,银耳用剪刀剪碎十分钟出胶,蜂蜜必须是槐花蜜,别的花源不行。
我边听边翻冰箱,只剩一块冻了半年的鸡胸,瞬间觉得自己活得像泡面袋。
说完嗓子聊到脑袋。
她直接甩来一篇刚翻译的论文,标题里带着多巴胺、催产素那些我念不全的词。
大白话翻译:每周跟朋友叨叨一小时,心脏病概率能掉两成。
我回她:难怪我最近胸口老疼,看来是你不给我打语音。
我试着按论文建议,把闹钟提前二十分钟,出门快走。
小区门口的大爷大妈正在打太极,音乐居然是火星哥的Uptown Funk,场面魔性到我差点跟拍。
我边走边给她直播,她把镜头一转,给我看她正在阳台上烤柿子,烟火气呛得我打喷嚏。
中午回公司,新来的实习生递给我一杯燕麦拿铁,杯套上印着一句话:今天别跟坏情绪谈恋爱。
我顺手拍给他看,她说:让那孩子下班来成都,我请他吃兔头。
我原本想回一句“太辣他吃不了”,后来删掉,回了两个字:行啊。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所谓平安喜乐,不靠大目标,全靠这种随时可以兑现的小约定。
下班地铁上,我把耳机摘掉,给旁边站着的小伙让了座。
他愣了一下说谢谢,我想起十年前在成都地铁里,我也是被他这么让过。
原来善意真的可以联网漫游。
到家煮银耳,水滚了咕嘟咕嘟,香气顺着厨房钻进客厅。
我给她发语音:锅开了,你的那一份我冻起来,过年带过去。
她只回了四个字:等你,快些。
屏幕灭掉那一刻,厨房灯映得屋子有点暖,秋燥仿佛被那口甜汤压下去。
原来一声多保重,真的可以穿城跨省,绕过时间,把人拉得比邻居还近。
来源:文史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