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9日讯9月8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滨州市生态环境局专场。邀请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魏双全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9日讯9月8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滨州市生态环境局专场。邀请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魏双全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魏双全介绍,近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持续开展陆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强化入海河流一线巡查。向严管理要效益,要成绩,开展入海河流重点河段、干支流徒步排查,强化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对全市74家污水处理厂和涉氮直排企业,每周组织开展监测、执法,发现问题及时交办,限期整改。
强化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管。出台《滨州市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方案》,实施分类管理,树标立牌实现身份证式管理,在8家重点涉氮污染源排污口处安装水质自动监测站和视频监控“电子眼”,实现外排水质水量24小时监管。在重点支流和污水处理厂下游建设水生态修复和尾水人工湿地工程10余处,对达标处理后的排水进一步净化改善,提升河流生态自净能力。
强化信息化建设。依托31个河流断面自动在线监测站点,建立河流水质预警机制。近岸海域布设2座海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近岸海域水质异常的实时监控。实施无人机巡湾,全面巡查海岸线两侧的固体垃圾及海洋漂浮物,实现岸滩垃圾动态清零。
强化新技术应用推广。投资1200余万元在主城区北城污水处理厂试点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技术,并在6家重点污水处理厂和涉氮污染源全面推广。建立总氮通量监测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展国控河流入海断面总氮通量监测,形成污染物通量估算及变化分析报告,因地制宜制定“一河一策”治理与管控方案。
强化海水养殖污染治理。摸排海水养殖企业清单,形成问题台账并限期整改。强化尾水环境监管,将养殖尾水监测纳入年度监测计划,开展监督性监测,确保达标排放。帮助指导养殖企业采用先进尾水治理技术和工艺。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海洋污染防治资金,帮助企业健康绿色发展。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滨州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