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从教路,王晓燕做衔泥润花的“燕子”园长,搭起孩子的快乐星球 | 起立,老师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9 21:30 1

摘要:“起立,老师好!”这是我们学生时代最熟悉的问候。老师们用无私的爱心、辛勤的汗水,为我们点燃知识的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今天起,我们将通过一组系列报道,聚焦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致敬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园丁。

“起立,老师好!”这是我们学生时代最熟悉的问候。老师们用无私的爱心、辛勤的汗水,为我们点燃知识的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今天起,我们将通过一组系列报道,聚焦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致敬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园丁。

从教32载的上海市杨浦区延吉幼儿园园长王晓燕,以“体验式”教育优化园所,创新教师培养机制,打造公益品牌并帮扶多地幼教,用专业与坚守,带领团队以爱守护孩子成长,诠释幼教人的责任与担当。今天的“起立,老师好”系列,一起走进王晓燕和她的幼儿园故事。

上午10点,在杨浦区延吉幼儿园国泓部,王晓燕园长和往常一样一日三巡。走进托班,她蹲着与开小车的宝贝聊天。她边走边看,时而摸摸走廊里的扶手是否干净,时而拿起小积木看看是否有缺损。有一次,当她推开阅览室的门,惊讶地发现,老师们精心摆放的桌椅无人问津,宝贝们都捧着书挤在一旁的地塌上,细心的她反思起来:

“我们也喜欢比较惬意地阅读,那为什么一定要求孩子们在桌椅上呢?于是我们增加了地台和一些懒人沙发,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会更加自主。在外面空间的拓展上,也是从孩子的体验出发,逐步拓展。孩子们读书读得高兴时,会在阅览室里表演,影响边上的孩子,那么我们就将阅览室内外打通,让孩子去外面表演。”

在延吉幼儿园的四个分部中,从设计“体验墙”到创建“体验区”,从开设“体验日”到规划“体验周”,孩子们人手一本“体验小护照”,在幼儿园里寻找生活中的乐趣。采访中,注重“体验”的王晓燕多次提及“优化”一词,优化环境材料,优化活动内容,这份糅合空间边界的视野,正是她从教32载的积累:

“在孩子活动的时候,我们会注意观察孩子喜欢去哪里,为什么喜欢,哪里孩子他不愿意去。我们创造的环境更多是为了便于幼儿去生活,让他们在这个空间有更多的自主权,有更多的成长力量。”

王晓燕的这份观察也时刻撬动着教师们的思维,入园四年的青年教师丁晓渝说,在一次活动设计中,园长的一句提醒,让她明白了要“站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

“王晓燕园长会跟我们强调不能只站在那些很积极的小朋友的角度看问题。比如有个小朋友平时吃饭一直特别慢,但是他做了管理员,当了一次‘主角’之后,我发现他可以给自己更多的力量去完成这件事情,他会吃得更好一点,更快一点,也更加会激励自己了。”

孩子要被看见,老师也需要。做了管理层后,如何让老教师有“奔头”,让年轻教师有归属感是王晓燕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王晓燕创新“一图看懂”工作流程,设计“金钉子管理层和一组双长”机制,把年级组长的工作拆成“班组长”和“教研组长”,帮助老师个性化发展。

已经成为国泓部保教主任的90后教师邹琼说,得益于这份“被看见”,现在的她也会像园长那样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怎么样去帮助他们,不仅仅是我和王园长之间的头脑风暴,我们会带动青年教师一起来进行头脑风暴,这可能就是我们讲的一代一代的传承。”

传承的不只是技能,更是精神。王晓燕还打造“师德演播室”,让每一位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园部工作人员都能“做主角”;她远赴云南、新疆、西藏,助力幼教提质增能;领衔的“燕语小栈”已成为家长追捧的公益品牌。放学后,王晓燕开始着手准备本周“燕语小栈”的阅读材料,或许今天园长办公室的灯又是最晚一盏熄灭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既要有一份坚守,一份执着,有的时候也需要有一些智慧和创新。我所不变的,就是我能尽力做好的事情,一定要把它做好。”

编辑:季昕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