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风采丨“非遗传播·中国青年说”全球胜任力训练营项目实践纪实(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21:10 1

摘要:2025年8月17日至29日,北京师范大学“非遗传播·中国青年说”全球胜任力训练营项目实践队前往浙江嘉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嘉兴南湖高级中学以思想引领为魂、课程教学为骨、特色活动为翼,在红船启航地嘉兴南湖书写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育人课,

浙江嘉兴队 实践纪实

“非遗传播·中国青年说”

全球胜任力训练营

2025年8月17日至29日,北京师范大学“非遗传播·中国青年说”全球胜任力训练营项目实践队前往浙江嘉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嘉兴南湖高级中学以思想引领为魂、课程教学为骨、特色活动为翼,在红船启航地嘉兴南湖书写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育人课,同时深入调研嘉兴当地非遗资源,将教育教学与文化探寻深度融合,圆满完成一场多元立体的社会实践。

实践队合影

课程赋能:在多元课堂中开拓视野

实践队精心设计了语言技能提升、文化视野拓展、胜任力探索三大模块课程,为学生们搭建起连接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桥梁。

在语言技能提升模块,实践队员为学生们提供日语、俄语、法语的入门课程,让学生们在不同语韵中触摸世界多样性、增强跨文化理解能力。文化视野拓展模块则以嘉兴本土非遗与全球文化为中心,既包括嘉兴的非遗技艺——灶头画、蓝印花布、虎头帽、海盐滚灯、粽子、舞龙……也包含日本、俄罗斯、法国的趣味文化。此外,实践队员还将AI技术、模联体验等带入课堂,让学生们在本土根脉、现代技术与全球视野的碰撞中读懂传统的生命力。

三大模块课程剪影

特色活动:我用英语说“嘉”乡

实践队员组织学生们用英语讲述嘉兴非遗文化,举办“我用英语说‘嘉’乡”演讲比赛。从软糯香甜的嘉兴粽子、光影流转的海宁皮影,到色彩斑斓的灶头画、灵动矫健的海盐滚灯,再到温润细腻的桑蚕丝织……

这场比赛,既让学生们加深了对本土非遗的认知与热爱,更锻炼了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让全球胜任力在传播家乡非遗中落地生根。

演讲比赛及颁奖现场

红色铸魂:在行走与传唱中赓续血脉

实践队员扎根红船启航地,与附中学子共同参加“文化寻根·溯源致远”主题团日暨军事远足拉练活动。15公里的徒步征程上,师生并肩前行,用脚步丈量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土地,用心感悟“红船精神”的厚重力量。

远足拉练活动

此外,在附中“赓续红色血脉·唱响附中强音”军事夏令营红歌赛中,实践队员全程参与排练,协助班主任分声部指导、编排动作、反复打磨,与学生们一起用嘹亮歌声抒发对祖国的热爱,让红色旋律在青春里激荡回响。

红歌比赛活动

薪火相传:在交流互鉴中感悟师道

实践队员通过课堂旁听与教师采访,收获了深刻的育人启示。队员们走进附中语文、数学、英语课堂,认真记录教学技巧,学习如何生动传授知识,在观摩中提升教师素养。

此外,实践队员对附中高一年级15位班主任进行了采访。从老师们的分享中,队员们加深了对“四有”好老师精神的理解,在日常相处中,更见证了老师们用行动践行师道的点滴。

课堂旁听与教师采访

深度调研:在传承非遗路上传播青年之声

为深入挖掘嘉兴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探寻其传承与发展的路径,实践队走出校园、扎根实践,通过实地走访、传承人深度访谈、沉浸式技艺体验、问卷调查等多元方式,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温度,倾听代代相传的传承故事,用青春力量为非遗传播注入新活力。

实践队首先走进嘉兴博物馆,在“行走的非遗课堂”中系统梳理嘉兴非遗的发展历程,构建起对当地非遗文化的整体认知;队伍走近几乎遍布嘉兴农家的非遗灶头画,在探讨中碰撞出非遗创新性发展的多元思路;实践队观看皮影戏表演、亲手操纵皮偶、参与皮影彩绘,深刻领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坚守与不易;最后,实践队来到蚕桑丝织非遗体验馆,亲身体验缫丝与织布,直观感受蚕桑丝织文化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魅力,体会传统手工艺中蕴含的智慧与匠心。

此外,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此次非遗调研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及系统的非遗知识,精心录制英、法、日、俄四种语言视频,并进行多渠道传播,有效打破语言壁垒,拓宽了嘉兴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提升了宣传实效,让更多国际友人有机会了解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

嘉兴非遗调研剪影

团日活动:在探访中增强理想信念

实践队成立临时团支部,紧密围绕嘉兴红色文化举办团日活动。队员们深度参与“文化寻根·溯源致远”主题团日暨远足拉练活动,通过15公里的徒步征程,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实践队举办“南湖畔品党史底蕴,红船旁践青年初心”主题团日活动,前往南湖革命纪念馆,通过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历程,汲取红色力量,激发党性觉悟;队伍还开展“踏访嘉兴名人故居,对话百年理想之光”主题团日活动,走进嘉兴的五个名人故居,聆听岁月长河中激荡的理想之声。

团日活动剪影

北京师范大学“非遗传播·中国青年说”全球胜任力训练营浙江嘉兴实践队的足迹,印刻在传承与创新的路上。队员们于实践中锚定育人初心,用教育行动诠释“四有”好老师精神的传承;于调研中深挖嘉兴非遗的文化底蕴,以青年视角为其传播注入新活力、发出新声量;更于思考中厚植传承担当,在夯实文化根基的过程中,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深深扎根。

来源丨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