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860元的平均起薪听着香,可HR一句“你会啥”就能把简历打回。
“学自动化=啥都会点,啥都不精?
”——这句话在2025届秋招群里刷屏了。
7860元的平均起薪听着香,可HR一句“你会啥”就能把简历打回。
现实是:没方向=没议价权。
大二那年,隔壁宿舍的阿哲在课表上画了个红圈:工业机器人。
别人还在吐槽“机械制图+Python+模电”像大杂烩,他已经把周末全扔进实验室,跟着师兄调ROS。
半年后,他用一条“智能仓储AGV调度”项目经验,把12K的offer收入囊中。
同班的阿豪没选方向,简历上写“熟悉自动化核心课程”,结果连面试都没捞到。
数据更扎心:35%的毕业生入职后得重新培训,而提前锁方向的,岗位匹配度飙到82%。
说白了,课程表只是地图,你得自己钉钉子。
教育部也急了,2025新课表塞进“数字孪生”“虚拟电厂”,听着高大上,可没方向照样抓瞎。
企业HR直言:我们要的是“能用数字孪生做产线仿真的人”,不是“学过数字孪生的人”。
想突围?
先把“万金油”熬成“一滴精”。
1. 先选赛道:工业机器人、新能源储能、智能建筑BIM,缺口最大,政策最香。
2. 再拆技能:以高数+线代为底,往计算机、电气、电子三个抽屉塞工具。
3. 最后做项目:哪怕用MATLAB复现一个PID温控,也比“熟悉”二字有说服力。
有人担心“选错方向怎么办”?
其实三年后,选对细分的人薪资涨幅比没选的高31%。
市场替你纠错,比犹豫划算。
说到底,自动化不是“学得多”,而是“用得准”。
大二那年,谁先把“我会”换成“我做过”,谁就赢了。
来源:诺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