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一晚,热搜那头是全网刷屏的悼念,上海这边外滩灯光一亮,阿玛尼的牌面还得撑起来。
同一晚,热搜那头是全网刷屏的悼念,上海这边外滩灯光一亮,阿玛尼的牌面还得撑起来。
戏剧性就从这儿开始了:美妆活动,镜头主打脸的近景和上半身细节,偏偏好几位把战术当错,谁赢了靠“懂灯光”,谁输了输在“拿错剧本”。
先说高叶。
她这次上场像把“港风大嫂”的滤镜强行切成“巩俐模板”,大光明盘发没问题,问题出在“妆弱礼强”。
重工刺绣+透视面料,靠的是底妆气场去压衣服,可妆面一清一淡,唇色又走裸系,整个人气势被裙子吃掉。
透视礼服最怕的不是肉,是层叠的厚重感把背线压出“宽肩+厚背”的错觉,这条裙子的纱密+刺绣分量都不轻,灯一打,精致没出来,壮实先到了。
你说高叶不行吗?
不是。
她在《狂飙》里靠烈焰红唇和锋利边缘感打开的路子,适合利落西装、港风盘发、夸张耳环这种“利器型”造型。
把巩俐拿来做参照,就像让短跑冠军去游马拉松,强行硬凹。
更何况,高叶不是第一次“礼服太重手”。
还记得年初微博之夜那条“钢笔礼服”吗?
线条复杂、金属感强,对姿态和肩颈要求苛刻,效果也是差一口气。
网友一句话精准:别再给她上“重量级Boss服”,她更适合“女总裁杀器”。
朱珠这边,职业性感老江湖,台步稳、镜头感也懂,深V和高开叉如鱼得水。
可这条深蓝裙的问题也蛮“技术流”:二段式的设计把腰线压低,上半身美得像珠宝大片,下半身比例就“藏腿”。
这种设计对小腹和腰臀差要求很狠,一旦下腰线,台上镜头角度再一低,腿长直接打七折。
对比她去年Vogue红毯的同类裙子——腰线往上一抬、裙摆走流线,腿瞬间“借位两厘米”。
不过话也得说回来,41岁生过娃状态还能这么在线,皮肤发光,体态稳,靠的就是“日常管理不是闹着玩”的职业素养。
真正“懂场”的,是张小斐和李沁。
张小斐作为阿玛尼美妆代言人,思路对得不能更对:黑丝绒套装+缎面吊带,领口留白给珠宝和锁骨,妆面主打精致底妆和眼神,整个上半身就是美妆活动的“投屏位”。
她一插兜,气场从容,镜头扫过去,脸的质感、唇色的饱和度、眼尾挑起的干练都在说“我就是广告片本人”。
有网友调侃:这套是“插兜权重拉满”的造型,走两步风就来了。
更妙的是,她的面相已经从“喜剧演员”转成“成熟气场”,十年一回头,状态和自信会自己说话。
现场她还和Vogue主编刘冲、品牌高层围坐聊天,这种资源可不是走个红毯就能有,是“品牌跟你赌长期口碑”的信号。
李沁属于“低声量赢高质感”的那挂。
白衬衫+黑西装,下面一条开衩长裙,简简单单把比例、线条、气质都放在了“耐看”这个框里。
她以前走甜美清冷,观众看了多年也会疲劳,近两年开始调色盘换到黑灰系,发髻收起来,妆面干净,整个人像把“氛围感”从滤镜换成骨相。
她这次的利落不靠露肤,靠的是把肩颈、腰臀、步幅都收束得刚刚好,灯打上去是“有呼吸的高级”。
说句大实话,中生代女星要开始和时间做朋友,审美转向稳重优雅,是顺势升级,不是“怕老”。
很多人看完这场活动会困惑,为什么美妆活动反而是“包裹派”赢面大?
行业里早有答案:美妆活动主打上半身特写,靠唇妆和底妆博眼球,发光靠灯,出片靠脸。
露肤面积再大,镜头只给胸口以上,你的比例优化都是白忙活。
而西装、丝绒、衬衫这类材质,对镜头友好,能把质感稳住。
反观透视和重工刺绣,离近了容易显厚、显糙,一旦妆面压不住,就会形成“衣在人前,人被衣吃”的局面。
再说个外行看不见的细节:这类活动往往走表定流程,妆发时间被压缩,室外湿度高,风大,盘发和薄纱是灾区。
而丝绒、衬衫、针织这类“抗风型材质”更省心,灯下不反光、上镜不挑角度,片子回看稳定,是造型师的“保命单”。
品牌方也会给代言人“镜头配额”,你要把最值钱的几分钟都交给可控的上半身亮点,这就是为什么张小斐稳站第一阵营。
回头看高叶这次,真正的问题不在身材,而在“风格叠错层”。
她的强项是大女主风的刀锋,造型却硬往女王风的雕像去贴,妆造又选择了“裸感”,这就像用清汤煮铁锅炖。
她不是不能性感,而是该换性感方向:窄领深V西装、线条利落的鱼尾、哑光红唇,加一对夸张耳饰,光影一压,她的“狠劲儿”才会出来。
网友一句“别再拿巩俐当模板,人人都有自己的高光滤镜”挺中肯。
朱珠的问题则更简单,比例即正义。
她只要把腰线提回胸下、用同色系长裙一气呵成,立刻就能从“上下两截”回到“行走的黄金分割”。
别忘了,她对镜头的掌控力是在红毯上屡试不爽的优势,修正款式,比什么都快。
这场活动也顺手提醒大家:红毯从来不是“露多少”的战场,而是“谁最懂场”的比拼。
品牌有品牌的画面诉求,艺人有艺人的人设坐标,最好的匹配就是你一出现,大家就懂你在讲什么。
张小斐讲的是自信和从容,李沁讲的是高级和耐看,朱珠讲的是成熟的性感,至于高叶,该讲的还是她那股不服输的狠和飒。
最后留个小小的八卦后续猜测。
阿玛尼这一夜让大家又复盘了一遍“美妆活动赛道”的打法,接下来谁会抄作业?
我押两类人:一类是准备从甜妹转气场的中生代,另一类是刚拿到美妆资源的新人。
抄到精髓的,不会只学衣服,会先学“审美自洽”。
你们更爱看哪一种风格?
“大嫂”走回刀锋系,还是继续挑战雕像风?
评论区见,别客气,造型师也会来偷偷看作业。
来源:双双的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