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旅客请注意,本次列车7号车厢有一位特殊的乘客——百岁抗战老兵周爷爷。他刚结束观礼活动返程,此刻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片刻安静,向老英雄致以最高敬意!”
“各位旅客请注意,本次列车7号车厢有一位特殊的乘客——百岁抗战老兵周爷爷。他刚结束观礼活动返程,此刻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片刻安静,向老英雄致以最高敬意!”
上午10点,G123次高铁的广播突然打破平静。原本低声交谈的乘客瞬间安静下来,不少人下意识朝7号车厢的方向望去。
过道里,101岁的周爷爷正靠在座椅上,胸前的抗战纪念章和功勋奖章叠在一起,在透过车窗的阳光下闪着光。他穿着洗得平整的深蓝色中山装,手里攥着一张观礼时拍的照片,照片里的他站得笔直,眼神亮得像年轻人。
“爷爷昨天还说,这辈子没想到能亲眼见着这场面。”陪在一旁的孙子小周红着眼眶说。周爷爷16岁参军,跟着部队在华北平原打游击,腿上还留着当年被子弹擦伤的疤痕。这次观礼,他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准备,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敬礼,说“不能给当年的战友丢脸”。
广播响完没几秒,前排的一个小男孩拉着妈妈的手站起来,踮着脚朝周爷爷的方向敬了个不太标准的少先队礼。紧接着,隔壁座位的大哥起身,悄悄把自己的靠垫塞到周爷爷腰后;斜对面的阿姨端来一杯温好的牛奶,轻声说“爷爷慢慢喝”。
列车员小李也特意过来,蹲在周爷爷身边问需不需要调整座椅。周爷爷摆摆手,声音有点沙哑却很有力:“不用麻烦,我身子骨还行!当年扛着枪走几十里路都不觉得累,现在坐高铁多舒服,国家真好啊。”
这话让周围的人都红了眼。有人掏出手机,远远地拍下周爷爷攥着照片的手——那双手布满皱纹,指关节因为常年劳作有些变形,却曾握过钢枪、守过国土,护着一代人的安稳。
快到中转站时,周爷爷慢慢站起身,对着车厢里的乘客深深鞠了一躬。这一下,车厢里突然响起掌声,有人小声说“爷爷您快坐”,有人擦着眼泪笑:“该我们给您鞠躬才对。”
列车缓缓进站,小周推着轮椅准备下车。走之前,周爷爷回头望了一眼车厢,又摸了摸胸前的奖章,嘴里念叨着:“当年跟我一起参军的老伙计,要是能看到现在这样,该多高兴啊。”
阳光透过车窗,落在老人的白发上。那趟高铁的广播早已结束,但车厢里的暖意,却像这阳光一样,留在了每个乘客心里——我们向老兵致敬,不只是因为他们曾浴血奋战,更因为他们眼里的光,始终照着我们往前走的路。
来源:霞姐分享一点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