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风沙漫卷的清晨,他推着自行车跋涉于齐膝深的流沙之中;在海拔3700米的高原上,他一边吸氧一边坚持备课……看似平凡的皖北教师侯纯广,却在过去十多年间,两次响应国家号召,奔赴新疆、西藏支教,用化学知识点燃边疆孩子心中求知的火种,用爱心浇灌出希望的格桑花。不久前,
在风沙漫卷的清晨,他推着自行车跋涉于齐膝深的流沙之中;在海拔3700米的高原上,他一边吸氧一边坚持备课……看似平凡的皖北教师侯纯广,却在过去十多年间,两次响应国家号召,奔赴新疆、西藏支教,用化学知识点燃边疆孩子心中求知的火种,用爱心浇灌出希望的格桑花。不久前,侯纯广入选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他的故事恰似一部跨越山海的教育诗篇。
A 大漠初征,用创新叩开知识之门
2010年,安徽省首批援疆支教教师选派启动。亳州市利辛县第一中学化学教师侯纯广不顾妻子怀胎八月、父母年迈需照料的家庭状况,毅然递交申请。次年2月,他带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踏上了新疆和田的土地。
妻子胡娜虽满心牵挂,仍选择默默支持:“他有青春理想,心里装着更辽阔的课堂。”离家时,襁褓中的儿子尚不会认人;归来时,孩子却对着他喊“舅舅”。这声错位的称呼,凝结着整个家庭无声的奉献。
和田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每天清晨六点,当第一粒沙尘叩响窗户时,侯纯广已经背着磨破边角的教案出发。50分钟的通勤路上,风沙常把自行车链条缠住,他就推着车在齐膝深的浮沙里跋涉,“鼻腔里永远残留着铁锈般的土腥味”。
面对维吾尔族学生通用语水平有限、化学基础薄弱的挑战,侯纯广自创“通用语+化学术语教学法”,将锂钠钾钙等元素编成维汉双语顺口溜,用拼音标注专业术语,用“循环复习法”反复巩固知识点。针对知识薄弱点布置的课外作业,他逐个讲解击破,硬是将两个班的化学成绩推至年级前列。
“侯老师第一次夸我‘化学方程式配平正确’时,眼里比和田的落日还亮。”学生古丽至今记得那个瞬间。2012年返程前夕,学生们将胡杨叶书签塞进他的课本:“侯老师,我们还没教您唱维族歌曲呢!”这些书签与后来持续多年的节日问候,成为他最珍贵的记忆。
B 杏坛温情,以心灵点亮心灵
援疆归来,侯纯广立即投身利辛一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关注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他主动参加全国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考取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把教室变成心灵港湾。
有学生家境困难却不愿声张,侯纯广默默为他争取补助,还让家属不时送去生活用品;有同学性格孤僻,侯纯广安排活泼同桌,带她参加集体活动,周末还请她到家中吃顿家常饭。2013年,侯纯广参与成立利辛一中志愿者协会,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用行动感染学生。
姐姐侯纯玉说,弟弟从小就展现出教育天赋:“他小时候数学好,就常教邻居孩子学习,我们的爷爷和姑姑都是教师,或许这是家族的传承。”尽管收入有限,他曾拿出一半工资给离异家庭的学生买新衣服,“他有限的精力总是主动用来帮助别人。”
C 再赴高原,播种“带不走的队伍”
2022年5月,安徽省教育厅打算从全省选派20名优秀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侯纯广再次请缨。妻子担忧高原环境,六年级的儿子表示坚定支持:“爸爸想做的事就让他去做!”抵达海拔3700米的西藏山南市后,他一边克服高反带来的呼吸困难、头疼等不适,一边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这次,侯纯广不仅承担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工作,还担任教务主任。他完善考评机制,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针对网络教学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增加课时、线上考试、强化巡查等措施,效果明显。课堂上,他用馕上的芝麻比喻电子在原子中的存在,让抽象概念变得生动;课后,他坚持周日辅导,让化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重筑信心。“侯老师让我明白,大声回答问题,不是丢脸的事。”当初害羞的学生巴桑美朵已能主动地在课间请教问题。
在西藏,学生们给他取了个藏族名字“扎西次仁”(吉祥长寿)。他记得每个学生的特殊情况:巴桑次仁来自单亲家庭,家在那曲,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侯纯广便主动与他结对子,给他一定的物质帮助,辅导学业,有时周末还请他和其他同学到住处吃饭。2024年,巴桑次仁考入理想的大学。
为提升山南市高中化学整体的教学质量,侯纯广又主动申请成为了山南市高中化学兼职教研员,积极组织专题教研活动。他与藏族教师顿珠群宗结成师徒对子,“侯老师带来的不仅是方法,更是‘造血’的能力。”
D 星火不灭,照亮边疆教育之路
如今,侯纯广已结束三年的支教返回安徽,但高原留下的印记尚未消退——他说话仍不自觉地先吸一口气再说一句,像是刚运动完气喘吁吁的样子。
“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心灵深处。”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操场上的这句标语,深深震撼了侯纯广。十余年间,两次远行,他用教育架起民族团结进步的桥梁。他想对有志支教者说,“勇敢去,不遗憾。”
二十载春秋耕耘教坛,侯纯广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在同事们看来,此次他荣获全国“最美教师”称号可谓是实至名归。
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王继杰说:“边疆地区特别需要像侯老师这样的好教师。他始终秉持对教育的热爱,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实际行动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交融。”同事陈光辉也由衷称赞:“侯老师坚定地托举学生成长,为师清廉,既有扎实的学识功底,又怀揣仁爱之心。用‘爱生如子’来形容他,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面对荣誉,侯纯广非常谦逊:“边疆的孩子需要火种,而我,恰好愿意成为那簇火。”从皖北平原到西北大漠,再从江淮大地到雪域高原,这簇教育之火始终炽热,照亮了边疆学子的追梦之路。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