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卫星图显示,伊瓦洛镇旁边的旧仓库被改造成弹药库,外墙刷成土黄色,和雪地混成一片。
芬兰边境40公里外突然冒出一个旅级指挥部,俄军雷达24小时开机
拉普兰的雪还没化,推土机已经压出三道新跑道。
卫星图显示,伊瓦洛镇旁边的旧仓库被改造成弹药库,外墙刷成土黄色,和雪地混成一片。
当地人说,夜里能听到重型卡车一趟趟往里头拉货,天亮前又静悄悄。
米凯利市更热闹。
北约北方陆军司令部刚挂牌,停车场塞满挂着不同车牌的越野车。
一份内部简报流出:指挥部编制8万人,战时48小时可扩到12万。
旁边超市的收银员吐槽,最近来买能量棒的外国面孔越来越多,结账时一句芬兰语都不会。
芬兰国防部没藏着掖着。
官网更新显示,2025年要参加115场联合演习,地点从波罗的海一直排到北冰洋。
最扎眼的是“北极熔炉”,去年把美军第11空降师直接拉到距俄边境97公里的训练场。
当地居民拍到的视频里,直升机贴着树梢飞,卷起雪尘把太阳都遮住了。
俄罗斯的反应来得更快。
摩尔曼斯克公路旁的电子战营区新建了六座铁塔,天线直指芬兰方向。
路过的大卡车司机发现,检查站增加了三道岗,连运木材的货车都要开箱查。
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发长文,把芬兰比作“拿着盾牌靠近邻居的人”,配图是1983年两国联合演习的老照片。
翻历史账挺有意思。
1939年冬天,苏联红军在这儿吃过亏。
现在芬兰加入北约,等于把当年血战的战场变成了北约的北大门。
有军事博主扒出,芬兰最近采购的以色列雷达,探测距离刚好覆盖科拉半岛的核潜艇基地。
最慌的是边境做生意的人。
做跨境电商的老周说,以前三天能到的货,现在卡关一周都算快的。
海关新装了辐射探测门,连儿童玩具都要过X光机。
更离谱的是,芬兰那边开始修铁丝网,把原本能溜过去的驯鹿通道都截断了。
看热闹的网友算过账:芬兰2024年国防预算猛增43%,相当于每个纳税人多掏了800欧。
这钱够买15架F-35的配套弹药。
隔壁爱沙尼亚看得眼红,连夜申请把自家港口也划进北约补给链。
俄罗斯《国防》杂志最新文章透露,俄军已在卡累利阿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旅。
射程覆盖赫尔辛基到斯德哥尔摩的弧形区域。
军事频道分析,这些导弹平时藏在地下工事,战时15分钟就能完成发射准备。
最魔幻的是民间反应。
赫尔辛基大学民调显示,62%的年轻人支持“必要时关闭与俄边境”。
可另一边,边境小镇的俄罗斯商品店生意暴涨,腌黄瓜和巧克力堆到天花板。
老板说,打仗归打仗,饭还是要吃的。
有航空爱好者发现,最近每天凌晨都有不明国籍的无人机在芬兰湾徘徊。
雷达信号显示,这些飞机从德国基地起飞,贴着民航航线飞,关掉应答器就消失。
芬兰空军发言人回应:正在测试新型反隐身雷达。
俄罗斯电视台播出画面:北极旅的士兵在零下30度训练穿冰河。
解说词特意提到,这些部队“熟悉当地每块石头”。
芬兰媒体立刻反击,播放本国特种部队雪地潜伏72小时的纪录片。
两边像较劲似的,你播坦克冲雪坡,我就放狙击手啃冰砖。
边境线越来越像绷紧的弦。
这边刚宣布要在奥卢建无人机训练中心,那边就传出要在摩尔曼斯克扩建潜艇基地的消息。
夹在中间的普通人,手机天气预报里多了个新功能:实时更新军事演习区域,提醒别误闯靶场。
有学者翻出1992年的俄芬合作协议,里头写着“双方承诺不在边境地区部署进攻性武器”。
现在这份文件静静躺在档案馆,落满灰尘。
就像边境线上那些废弃的瞭望塔,曾经用来观察候鸟,现在成了网红打卡点。
来源:于断桥遇见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