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换别人早慌了,董宇辉只干了一件事:照常开播,把产品故事讲得比剧本还动人。
“靠谱”两个字,在直播间里值几个钱?
答案:几十亿。
去年冬天,东方甄选差点被“小作文”掀翻。
评论区骂声一片,股价跳水,主播停播。
换别人早慌了,董宇辉只干了一件事:照常开播,把产品故事讲得比剧本还动人。
三天后,粉丝涨回两百万,GMV翻倍。
网友总结:这人扛事。
扛事不是天赋,是练出来的。
董宇辉大学在中国传媒大学练了四年播音,早年在西安新东方教英语,下课顺手把兵马俑历史讲成脱口秀。
学生听完顺手买了他推荐的《史记》白话版,销量比隔壁书店高十倍。
那时他就悟了:卖货先卖文化,文化值溢价。
后来他把这招搬到东方甄选。
别人直播间喊“家人们冲”,他慢悠悠讲五常大米怎么从《舌尖上的中国》走进袁隆平试验田。
十分钟,十万袋大米卖空。
网友弹幕刷屏:买米送历史课,值。
“文旅+电商”听着像PPT概念,他做成了日常。
今年四月,他在贵州苗寨直播,镜头扫过吊脚楼,顺手科普苗族银饰纹样,三分钟后银饰店老板娘电话被打爆。
当地文旅局连夜发微博感谢:一场直播顶半年游客量。
粉丝调侃:董老师出差,GDP跟着加班。
团队怎么带?
他搞“家文化”那套。
办公室没有“总”字辈称呼,人人喊他“董哥”。
新人提方案,他第一句永远是“你觉得怎么好玩?
”去年公司招了个00后剪辑师,小伙把宣传片剪成鬼畜版《本草纲目》,他看完直接拍板:发!
视频冲上热搜,播放量破亿。
后来小伙说留下是因为“犯错不会被骂,只会被请喝奶茶”。
福利卷到极致。
六险一金是底线,额外送“成长基金”——员工想读MBA,公司掏一半学费。
春节前,他自掏腰包给保洁阿姨包了五千块红包,阿姨回赠一袋自家灌的腊肠,他第二天挂在公司食堂:谁想吃自己切。
那袋腊肠三天就没了,人情味留了一年。
资本市场认不认?
2024年东方甄选完成C轮融资,估值飙到80亿。
投资人私下说:投的是董宇辉的“不跑路”体质。
行业监管最严那年,同行忙着补税,他带队做助农专场,帮陕西果农卖掉滞销苹果,税务局点赞:合规典范。
有人问:直播下半场怎么打?
他答:把直播间开进海外唐人街。
下半年计划去马来西亚,直播卖云南咖啡,顺带给华侨讲茶马古道。
网友笑:文化输出卷到南洋去了。
最后说回“靠谱”。
这个词在短视频时代像古董,董宇辉把它擦亮了。
不炒作、不跑路、不甩锅,连离职员工都说:走了也舍不得黑他。
这年头,承诺比流量稀缺,他偏偏把承诺活成了日常。
所以别学他卖货,学他做人。
毕竟,当潮水退去,靠谱才是唯一的救生艇。
来源:荒村古宅探险的人